点击上方蓝字“中国兰州网”关注我们别觉得兰州人都是西北糙汉,咱们老兰州也爱说些俏皮话儿,特别是一些俗语,不管啥人,老兰州聊天总能蹦出几句。能听懂,你也就了解了个皮毛,关键还得会活学活用!人物篇 1瘸子的沟子错扇子比喻事情出乎意料,南辕北辙。
咱们大兰州也有很多隐语和黑话,不光外地人懂不了,就连兰州人听起来也是翻白眼。不信,你试试。不敢到外面岂,阿乌子把你吃捣呢。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要到外面去,妖怪会把你吃掉的。”这是当小朋友想要出去玩耍而家长不允许的时候吓唬小朋友的。阿乌子就是小朋友最害怕的各种妖怪的统称。
写在前面的话兰州话是兰州官话的代表方言,这个不容置疑。兰州话属于汉藏语系-兰银官话-金城片。由于普通话的全面普及,让兰州方言的地位岌岌可危。今天拇指菌就为你总结那些既熟悉又陌生的兰州方言,你还听得惯吗?1.法麻----比喻很客观,很厉害。2.加起啥----一边去,算了。3.
不久之前,本报刊发了《兰州话你说得好吗?快来报名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甘肃项目急征青年“方言发音人”》的稿件,稿件刊发后,很多读者都在询问,究竟什么是“兰银官话”,它有哪些特点,“兰银官话”是不是就是人们平常所说的“京兰腔”?
疙瘩楞棒,做撒呢啥,踢里秃噜,尕几麻渣,湿几哇哒,黑洞麻乎,夯里般痴、黑叽老哇、孽障仡佬。这些兰州“土话”在我们的生活中频繁出现,而在书本上、报纸上、杂志上和任何的书籍中几乎没有看到过。这是一些只听过读音、没见过字形的一些口头语。
中国甘肃网2月6日讯据兰州晚报报道继孙茜在央视春晚上飚起兰州话——“哦呦,你在哪里尼”“你这个尕子子子”“颇烦不颇烦沙”让网友惊呼“像唱歌一样好听”后,在央视综艺频道春节期间播出的《新春相声大会》中,由德艺坊相声社班主奥特曼、吉娃娃表演的倒口《发家致富》再次惹得观众哄堂大笑。
我们经常听到兰州人把“下车”说成“下(ha)车”把“咸菜”说成“咸(han)菜"把“上街”说成“上街(gai)”这下(ha)、咸(han)、街(gai),说起来应该是古音,其实保留在兰州话里的古音真不少哩!如:“尕!你爷爷在家泥不?”“尕!
语言是一切文明的渊薮。方言这一宝贵财富,好似广阔无垠的大海,是历史的音符,社会的脚步,民族的纽带,文化的集成,让无数人为之着迷且潜心研究。今天以兰银官话为基础的兰州方言,就成为保护和收集的对象。兰州话初听很土,听久了就透着股子亲切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