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我国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一些地方野猪泛滥成灾,难题如何破解?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发言人臧铁伟表示,野生动物保护法修订草案三次审议稿将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审议,拟进一步完善野生动物种群调控措施。
近期,野猪现身多地城镇社区,甚至伤人毁物,频频登上热搜。10月27日,南京一列高铁与野猪相撞,机械师下车排查故障时被邻近列车碰撞身亡;同日,另一头野猪闯入南京一酒店大堂,匆忙逃跑时撞上了玻璃门;在云南永善县驾车行驶的女子路遇六头野猪从路边的百米高崖上跌落,五头当场毙命。
近年来,随着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自然保护区及野生动植物保护等系列工程实施,野生动物栖息地生境质量持续改善,野猪等野生动物种群不断增长、觅食等活动范围扩大,导致致害事件日渐频繁,已成为致害范围最广、造成损失最严重的野生动物。
一、不要自行捕杀 2023年6月30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新调整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简称“三有动物”名录),野猪正式从“三有动物”中除名。但并不意味着人们可以随意捕杀食用,滥捕滥杀依然会承担法律责任。
央广网北京12月6日消息(总台中国之声记者鹤佳)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超链接》报道,近段时间以来,加拿大一种名为“超级猪”的野猪数量激增,已对当地生态构成威胁。这种“超级猪”是一种杂交品种的野猪,结合了欧亚野猪的生存技能和家猪的体型和高繁殖能力。
“缺钱,缺枪,也缺人。”四川通江,是全国首批防控野猪危害综合试点之一。12月16日接受记者采访时,通江县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中心主任李斌坦言,他们已暂停野猪猎捕。原计划2021年猎捕野猪750头,至今也没完成这个目标。
潮新闻评论员 项向荣闯进杭州建德新安江城区的野猪被工作人员捕获。图片来源:建德发布近日国家林草局回应“野猪致害事件”,称2023年6月起,野猪已从《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调出,猎捕不需再办理《狩猎证》,这一表态是个积极信号。
□徐林生据铁路南京站官方微博消息,10月27日傍晚,一头野猪侵入南京南站至紫金山东站间的高铁联络线,与通过列车D5515次相撞,引发设备故障停车,造成途经南京南站的部分列车晚点。D5515次随车机械师下车排查处置故障过程中,被邻线限速通过的列车碰撞,经抢救无效不幸身亡,令人痛惜。
野猪泛滥,急需科学谋划、合理行动,平衡好生态与安全,更应由此引发对生态改善后的新问题、新情况、新矛盾的思考。网友发布的野猪坠崖视频截图彩云网评特约评论员 丁铁近日,云南昭通一网友发布了两则多头野猪倒在乡间公路的视频,引发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