矶谷廉介是日本兵库县人,曾就读于大阪陆军地方幼年学校、中央陆军幼年学校、陆军士官学校和陆军大学校,并与冈村宁次、板垣征四郎、土肥原贤二同为陆军士官学校第16期毕业生,而这四个人也都曾以“中国通”闻名于中日两国军界。
提到香港,不得不提到一个人,香港第一任港督璞鼎查,或朴鼎查。香港人叫他砵甸乍,或砵典乍。他的英文名字则叫Pottinger,不管是璞鼎查还是砵甸乍,都是Pottinger的音译,只是一个是普通话翻译,一个是粤语翻译。
首任璞鼎查:1843年6月26日宣誓就任第一任香港总督,人称“开埠港督”。第二任戴维斯:1844年5月8日就职第二任香港总督,并兼任英国驻华公使,人称精晓汉学的港督,也是历史上最长寿的香港总督享年95岁。
那差不多二十年,大约十五年时间里,后期有衰落,街头都是录像厅,遍地开花。1895年12月28日,法国巴黎,法国人路易·卢米埃尔,公映了《卢米埃尔工厂的大门》,《火车到站》,《水浇园丁》等世界上最早的影片。
8月12日,香港特区政府委任了13位太平绅士。其中10人获委任为非官守太平绅士,包括前任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多名前任局长陈帆、陈肇始、聂德权、薛永恒、黄锦星、邱腾华、前任纪律部队高层官员白韫六及邓以海、前审计署署长朱乃璋。
本文所有内容皆有官方可靠信息来源,具体资料赘述在文章结尾前言如果想要去香港旅游,除了准备日用品之外,还需要提前将人民币兑换成港币。或许会有人问,倘若不兑换,在香港买东西时,直接掏出人民币付款,难不成商家不收吗?这种情况还真的有可能在香港发生,香港的一些商家根本不收人民币。
上述几篇文章讲述了近代以来香港地区逐渐被英国殖民者侵蚀的历史,这些我们都曾经在历史课本中有所涉猎,但是对于1840年以来香港殖民地的普通人过着什么样的生活,相信我们大部分人的印象是模糊的,此篇之后本人着重从政治,经济,民生等方面勾勒一幅当时香港的社会图景,完全是管中窥豹,有荒唐之处请大家多多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