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家长向大众网·海报新闻反映,称西安经开博雅学园幼儿园在录入幼儿学籍时要求家长填写所在单位及职务等信息,这些家长认为自己所供职单位及职务与录入学籍毫无关系,提供此类信息是否会造成老师对孩子区别对待;
近日,小编频繁在某APP上看到有网友咨询幼儿园老师让家长填写的幼儿采集信息,里面除常规姓名、出生日期、籍贯及民族外,还包含是否为留守儿童、是否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是否残疾幼儿,是否孤儿,家庭成员、工作单位、职务等信息。
今年8月17日,有网友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反映称,在学生入学时,很多学校要求填写学生父母祖父母工作单位和职务等信息,该信息可能造成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不公平现象,希望能禁止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收集该信息,只登记父母基本信息即可。
近日,东莞市民何先生向媒体报料,自己读小学的孩子,从学校带回一张学生心理档案表,不仅要填学生的基本信息,还有父母的职业、家庭年收入等敏感信息。不少家长对此表示难以理解。学生心理档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日有南宁网民在网上留言称,南宁中小学在学生入学时,学校要求填写学生父母、祖父母工作单位和职务等信息,该信息并不作为学生入学必要条件,也不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且会造成教师工作中的不公平现象,建议禁止中小学收集家长工作单位和职务信息。
近日,有网友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留言,建议“禁止公办中小学幼儿园收集家长相关信息”,并称学生在入学时,很多学校要求学生填写父母工作单位和职务等信息,该信息并不作为学生入学必要条件,也不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且该信息可能造成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不公平现象,希望能禁止收集相关信息,促进教育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