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第三届全球辅助技术奥运会“上肢义肢”组比赛中,东南大学机器人传感与控制技术研究所宋爱国教授团队研发的“人机共融型生机电一体化假肢手”,一次性完成提重物、抓纸片、拧灯泡、摞杯子等操作任务,荣获冠军,同时刷新了我国在全球顶级科技助残赛事中最好成绩。
美国克利夫兰诊所是世界最著名医疗机构之一,近日,克利夫兰诊所领导的国际研究团队开发了仿生系统,并且将该系统应用在了义肢上,研制出了灵活敏捷的仿生义肢,并且佩戴者在使用过程中能通过仿生义肢感受到触觉,将彻底改善截肢患者的生活。
假肢是一种安装于残肢之上的医疗辅助器械,根据残肢长度、形态、力量、活动度、表面健康状况,以及患者的体能、运动期望等情况量身定制。介于假肢使用过程中安全性、舒适性、高效性等诸多考虑,应在假肢使用过程中注意如下事宜。
患者及假肢技师选择好了最适合患者的假肢以后,最关心的是穿上假肢以后能否恢复到截肢前的生活水平,很显然,就目前的技术水平来说假肢很难完全发挥出正常生理肢体的所有功能,它只能是最大限度的代偿所失去肢体的大部分功能,而能否发挥出假肢最大限度的功能,我认为最重要的取决于三点:
疤痕残肢小腿假肢视频步态演示,患者残端有多道疤痕,手术骨蜡不吸收,多次次手术后装配假肢。 患者首次装配没有选择硅胶套,残肢没有定型,穿了一个凝胶袜,下午可再加一层袜套即可。 选配进口多层碳板非对称仿生踝脚板,步态自然,适应后可如同正常人无异。
夏天来啦,一年中穿假肢最头痛的问题又双叒开始高频出现了。据美国针对下肢假肢使用的研究中发现,79.5%截肢人群的残肢部分,都曾出现过敏性接触性皮肤炎,溃疡,囊肿,疣状增生,老茧,残肢血管炎,表皮增生,滤泡性角化过度,大疱性疾病,感染和恶性肿瘤等皮肤病。
对于刚开始安装假肢的截肢患者,出现胀红、磨烂、打泡等现象不可避免,这是多种因素造成的:一方面是残肢血液循环不好;另一方面是残肢尚未定型,加之残肢不能很快地适应假肢,除此之外还有因天气冷热的变化与我们身体冷热的差异所引起的热胀冷缩的反应影响等。
很多患者对于安装假肢的准备工作和恢复时间都很关注,晟康假肢的小编就来和大家聊聊,主要给大家讲讲假肢安装以后的恢复期是多久?截肢患者一般是在手术后1个月左右安装假肢。如果残肢恢复正常,就可以前往晟康假肢公司这样的专业机构准备安装工作了。假肢安装前,须要对对残肢进行定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