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特约评论员 张基广最近,为了落实课间十分钟,不少学校推出了一些有效举措:有的学校设计系列课间文明游戏,确保学生安全活动;有的学校精心组织学生开展系列课间运动,让课间动起来活起来;甚至有的学校推行课间十分钟运动打卡……对此,我既感欣喜又心存担忧。
“叮铃铃……”课间休息时间到了。在很多人的记忆中,课间十分钟可以跳皮筋、丢沙包、玩老鹰捉小鸡,也可以看看课外书、聊聊天、到隔壁班找找同学……如今,孩子们又是怎么度过呢?近日,中小学生课间休息成为热点话题,引发了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
近日,“课间十分钟”话题冲上热搜,引起广大家长乃至社会的关注。北京学生如何愉快度过课间?会不会出现网络新闻里说的被拘束在教室里的情况?记者近日来到海淀、东城、西城等多区的小学,实地探访学生课间休息情况。
近期,中小学生“课间十分钟被约束”的问题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学生安全”为何不能作为限制学生课间活动的理由?如何高效利用课间十分钟?打造快乐课间十分钟广州不少学校正在课间十分钟这个看似微不足道的环节上,努力“玩出花样”,为学生打造一个快乐的休息时间。
近日,关于中小学课间受到约束的话题频频登上各大平台热搜,课间10分钟仿佛正在“消失”。荷塘学子们的课间10分钟,是如何度过的?目前,荷塘区多所中小学校,探索创新课间活动,推出多项举措,让学生快乐,让家长放心。下课铃声一响,运动场上瞬间热闹起来。
人教版(2001)的小学《语文》第7册中,有一篇这样的课文:校园的东墙边,乒乓球台的四周,围满了同学……球台右边的大槐树下,一个小同学纵身一跃,像敏捷的猴子……操场的西墙边,同学们在“丢沙包”,玩得很起劲儿……看,操场中间,有的跳皮筋,有的跳绳,有的踢毽子……课间活动真是丰富多采
课间十分钟,是中小学生调节学习状态、缓解疲劳和相互交流的重要时段。为发挥好“课间十分钟”的作用,石泉县积极组织学生开展赶小猪、滚轮胎、跳绳、踢毽子、跳皮筋、掰手腕、打篮球、踢足球等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让学生动起来,缓解学习疲劳,有效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专注度。
课间十分钟,去趟洗手间的工夫,顺路就能做几个仰卧起坐或坐位体前屈;晚间回家还有校园运动小主播上线指导、带动班里的同学们动起来。最近,九亭五小通过开辟“近教室”便捷运动场所、推出“分分钟”微运动、培养人气运动主播等方式,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增能。
澎湃新闻记者 蒋馨尔 实习生 李心玉 卫瑶把“课间十分钟”还给孩子,不该是个难题近日,“中小学生连上厕所的时间都快没了”登上各平台热搜。之后,“把课间十分钟还给孩子”“课间十分钟,‘野’点也无妨”等观点接连引发大众共鸣。其实,中小学课间出现被禁止玩耍的现象,至少已有十年。
西安高新区第十一初级中学的课间十分钟,同学们围在一起练习弹奏尤克里里。(学校供图) 也不是所有的“课间十分钟”都受到约束,连日来,记者在采访中看到,跳房子、踢毽子、丢沙包、跳皮筋、翻花绳……这些久违的传统游戏,正在不少校园里焕发着新的活力。
新城镇凤凰小学学生利用课间十分钟到劳动基地给蔬菜浇水。梁晓珺 摄和同学聊天、在操场嬉笑打闹、结伴去打个球跳个绳……一个个五彩缤纷、喧嚷活泼的课间十分钟在新兴各校随处上演。课间十分钟是学生释放学习压力,自我调节的放松时间。
操场上充满了活力和生机为全面落实“双减”政策,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并将“五育融合”落到实处,连日来,兰州市城关区育才学校对教学楼前有限的场地进行科学规划和精心设计,打造最美快乐校园,让学生充分利用宝贵的课间十分钟进行体育锻炼,释放压力。
极目新闻记者 王媛视频剪辑 王媛通讯员 曾偲偲“编,编,编花篮,花篮里面有小孩,小孩的名字叫花篮……”11月3日上午,武汉市江汉区大兴第一实验学校的孩子们一下课,就加入了游戏的行列。传统的“课间十分钟小游戏”让孩子们开怀大笑,成为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