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的治疗是一个长期治疗,常常会有一些高血压患者来咨询说吃了降血压药,血压还是比较高,怎么办?药物服用之后并不是马上就能够把血压控制下来,尤其是我们现在使用的长效、半衰期比较长的药物,总体上发挥最大,疗效会比较慢一些,但慢有慢的好处,因为将来会比较稳定,比如说我们用的氨氯地平,它的半衰期就特别长,可以超过35个小时,与此同时它的最大疗效发挥的时间也比较长,一般来讲需要1~2个星期才能发挥最大疗效,如果您只吃了3天5天,那么还可以再看一看。
不知不觉,已经到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夏,我国的大部分地区也都开始入夏模式了,天气渐渐炎热,很多有高血压问题的朋友,发现自己的血压随着气温的升高,也会出现一定的降低,在这种情况下,对于高血压的控制应该注意什么呢?
血压130/90水平的血压,实际上并未达标,中国高血压指南规定,血压在140/90mmHg水平以下才叫正常血压,虽然收缩压130达标了,但是舒张压90或90以上,也属于高血压的范畴,如果按照欧美高血压指南,将正常血压定义为130/80mmHg以下,那么130/90的血压妥妥的属于高血压。
高血压是一种须长期服药的慢性病,而很多患者虽多年患病但用药知识很匮乏。比如很多患者会有这样的疑问:服降压药会造成低血压吗?要说清楚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楚高血压和低血压的界限。高血压通常是指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低血压则通常指血压低于90/60mmHg。
2023年2月19日,去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挂了心脑血管专家号,医生很忙,我问了能不能不吃降压药,医生非常果断说:不能,一定要降到130/80,开了一个月的药,让我一个月后复查,其他什么情况也没有问,我想问下我最近比较乏力是不是高血压的症状,医生也没有回答,问诊前后加在起来不超过一分钟。
如果服药后,血压下降至110/60 mmHg,是否就违背了指南的相关推荐意见?无论男女老少,无论是否有症状,只要血压长期或者反复升高,高压血流冲击血管内皮,就会为动脉粥样斑块形成创造条件,就会增加心梗、脑梗、脑出血、肾衰等严重疾病的风险,这一点毋庸置疑。
今天,我停掉了每天一片的厄贝沙坦和苯磺酸氨氯地平。之前每天吃药,血压稳稳地维持在68和110,但停药后短短七天,血压就窜到了85和148。这反弹效应,真的让我有些措手不及。我今年59了,高血压这病如同一个不请自来的“老朋友”,总是默默地提醒我它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