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李娟(右)在树荫下帮助王文雷穿上安全带(8月7日摄)。王文雷和简李娟是广州市黄埔区中建三局湾区专精特新产业园项目的塔吊司机和塔吊信号工。他们不仅是工作上配合默契的夫妻搭档,还是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同学。毕业之后,夫妻二人辗转多地,从事过材料加工、门窗安装等工作。
经常刷短视频的可能看到过这类视频:拍摄视角是从空中向地面拍摄,视频画面则是塔吊正在吊起重物。而且,在此类视频中,女主播或在塔吊驾驶室里手舞足蹈,或拍摄正在工作的画面。在一款视频直播类App上,一名用户发布的视频显示,在一个工地上,主播坐在塔吊狭小的驾驶室里用双脚代替双手进行作业。
原标题:岗位上“绽放”的塔吊“姐妹花”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张翀 通讯员 曹俊松 王宁人勤春来早,项目复工忙。近期,春天的马鞍山市博望区,中铁上海局博望产城润新雅苑安置房项目工地上,一对塔吊“姐妹花”——53岁的钱银珍(塔吊司机)和49岁的王秀云(信号工)正在紧张忙碌着吊装作业。
李丹行走在塔吊上。吴晗/摄80米的高空,一个不到两平方米、四面玻璃窗的驾驶室,是90后“蓝领”工人李丹每天工作的空间。室内,一块可视化系统显示屏,还有一台空调和若干操纵杆,陪伴李丹度过日出到日落的时光。她在位于合肥新站高新区的鹤翔园四期工地担任塔吊司机。
极目新闻记者 马清妮通讯员 王淑芹 罗玉萧“再来一个”“好”……2月2日,农历北方小年当日,武昌区雄楚大道一侧的中建三局福地星城二期项目A地块内,随着一红一黄两只狮子腾跃翻滚,建设者们争相触摸象征好运的狮头,喝彩声一浪接一浪。
李拴领的工位,在55米高的空中。她是雄安铁建中心项目一标段的一名塔吊女司机。每天早上6点半,穿过狭窄的垂直钢梯,爬升到55米的高空,在不足2平方米的驾驶室,操纵着巨大的塔吊将建筑材料准确调运到指定位置,一忙就是10个小时。
高空下城市高楼鳞次栉比,初升的太阳透过云层,仿佛给大地铺上了一层金衣,闪闪发光……最近一组名为《高邮黎明》的照片在网络上广受网友好评。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这些照片并非出自专业摄影师之手,而是扬州一名普通的塔吊司机王子卿拍下的。
编者按:她,能在飞机制造车间留下“铿锵花火”,也能为视障人士“绘声绘影”;她,能让残破古籍“重现芳华”,也能随着塔吊“冲上云霄”;她,能用医术守护“生命曙光”,也能在送餐路上“飞驰人生”……她,可能是你,也可能是我。
中新网广州5月1日电 题:“五一”致敬劳动者:工地塔吊上开出“并蒂花”作者 郭军 董贝一 殷光文4月30日,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的南沙滨海花园二十一期项目施工现场一派热火朝天景象,迎接即将到来的“五一”国际劳动节。
王文雷和简李娟是广州市黄埔区中建三局湾区专精特新产业园项目的塔吊司机和塔吊信号工。他们不仅是工作上配合默契的夫妻搭档,还是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同学。毕业之后,夫妻二人辗转多地,从事过材料加工、门窗安装等工作。王文雷在2018年通过考试拿到塔吊司机驾驶证后,开始了高空特种工作。
简李娟(右)在树荫下帮助王文雷穿上安全带(8月7日摄)。王文雷和简李娟是广州市黄埔区中建三局湾区专精特新产业园项目的塔吊司机和塔吊信号工。他们不仅是工作上配合默契的夫妻搭档,还是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同学。毕业之后,夫妻二人辗转多地,从事过材料加工、门窗安装等工作。
新华社 简李娟(右)在树荫下帮助王文雷穿上安全带(8月7日摄)。新华社记者 邓华 摄王文雷和简李娟是广州市黄埔区中建三局湾区专精特新产业园项目的塔吊司机和塔吊信号工。他们不仅是工作上配合默契的夫妻搭档,还是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同学。
岳致呈 见习记者 刘志坤 济南报道济南四建塔吊工人孙良帅今年26岁,先后取得2021全国建设行业吊装职业技能竞赛第一名、2023第四届全国工程建设行业吊装职业技能竞赛全国第八名的好成绩。他有一个朴素的梦想:在自己建设的城市里,能有一个家。头顶着太阳,孙良帅娴熟地爬上塔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