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随着国家对农村教育的不断重视,农村学校在硬件设施等方面日益完善,但是,由于地域差异等原因,和县城学校比起来,农村学校在很多方面还是存在一定差距的,同时,近年来城镇化发展的步伐也比较快,很多年轻乡村老师都在县城买了房子,他们一方面能够享受到县城生活条件的便利,有效提高他们的家庭生活质量,另一方面,也想让自己的孩子能够在县城学校上学,接受相对优质的教育资源,所以,特别是农村学校的年轻老师,他们都想通过各种办法,调往县城的学校工作。
领着老婆孩子去逛商场,遇到了以前的同事李老师,闲聊的时候发现她已经调入县城某中学,而且比在乡村学校更忙更累,现在教六个班的历史课,一周12节课,但是言语之中却不后悔调入县城中学,难道县城学校真的比乡村学校好很多吗?
这里是位于大山深处的希望小学,距离最近的城镇也有几十公里崎岖的山路,对于这里的许多孩子来说,学校是他们走出大山,看见外面世界的唯一希望,而对于像王老师这样扎根乡村教育多年的教师来说,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倾注着他们的心血,每一个孩子都是他们心中的牵挂。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郭雅倩 王高原 娄底报道小镇,既非城,也非乡。小镇青年,在互联网的语境中,似乎带着点“卷不起又躺不平”的五味杂陈。都市生活绚丽多彩,却也疲惫不已,小镇生活小富即安,也伴随单调无趣。进还是退?怎样才好?迷茫、意义感,曾经一度充斥胡江婷的脑海与内心。
近几年农村学校生源锐减,农村教师进城成为大趋势,但很多老师却不愿意进城,每年城里遴选,都会遇冷,很多乡村教师根本不报名,他们为什么不愿意进城呢?1、农村生活成本小,不用天天跑路,这些人主要是那些住在乡镇的老师,尤其是民师转正的那批。
乡村教师进城,这应该是许多教师梦寐以求的事,这是我们死板的认识。实际上,乡镇教师踊跃着,想要进城的,绝大部分都是青年教师,而中年教师是极少的,除非是因为子女就学,才不得不勉为其难——毕竟子女的教育是重中之重的大事,轻忽不得。
随着县城学校规模的急剧扩大,有些县城学校出现了大班额,甚至超大班额,教师紧缺的问题日益突出,很多地方都在探索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办法,采用了从农村学校选调教师进城的方案,也就是说,通过公开考试的方式,选录一批优秀的乡村教师进来,由于县城学校无论在地理区位方面,还是在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方面,都是有很大优势的,所以,县城学校对部分乡村教师,特别是年轻老师来说,还是有比较大的吸引力的,他们都想顺利通过选调考试进城工作。
多年来,乡村教育在稳步提升的过程中,一直存在各种短板问题,特别是在师资配备方面,所以,很多地方都采取了相应的保障措施,提倡年轻教师到农村发展,鼓励年轻教师扎根乡村教育,甚至,从每年的特岗教师还招教工作中,也很容易就能看出,对这些年轻教师都有一定的服务期要求,从短期来看,在稳定乡村师资力量方面的效果还是比较显著的。
也有一部分老师想调回城里,因为城里的教学交流的机会多,同学科圈子人数多,竞争更加激烈,能力也提升更快,最重要的是很多老师城里乡镇两边跑,回城里就离家更近,可以更加照顾到家里,所以为了调回城里绞尽脑汁、想尽一切办法,可能最后还是不能如愿,最后还是只能无奈地待在乡村,拿着微薄的工资,路上一两个小时的车程,每个星期村里和城里两边跑,孩子也不亲热,充满了距离感和对孩子的愧疚感,说多了都是辛酸都是泪。
中国当下的就业类型中,教师无疑是最受欢迎的职业之一,在很多即将毕业的大学毕业生中,相当可观的一部分人就是走上教师之路。老师这种就业观念在中国人心中根深蒂固,无论是发达的城市还是落后的乡村,很多的父母在就业这个方面保持着惊人的一致性,尤其是女孩,被父母安排当老师的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