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错构瘤又叫做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它是由血管、平滑肌、脂肪组织杂乱构成的一个实性肿物,所以习惯上称为肾错构瘤,其致病原因至今未明。由于绝大多数肾错构瘤不会引起身体的明显不适,所以大部分患者因为体检被发现而来门诊就诊。
永州54岁的刘女士是一名服装店老板,患有腰椎间盘突出多年,最近两个月,刘女士感觉右侧腰部胀痛不适,以为是老毛病又犯了,所以没有重视,没想到疼痛逐渐加重并且右侧腰部明显凸出,这才到当地医院就诊,检查发现其右肾竟然长了一个直径约为16厘米的巨大肿瘤,因手术风险大,刘女士到湖南省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四病区寻求进一步治疗。
近日,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群力院区泌尿外科病房主任王春阳教授团队为一名肾错构瘤患者成功实施了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左肾部分切除术,以最小创面摘瘤保肾,实现了“零缺血”与“微创技术”的完美结合,尽可能的保护了患者的肾功能,避免了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红网时刻衡阳8月9日讯(通讯员 张晖辉)近日,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肿瘤团队成功为一结节性硬化症患者完成右肾巨大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切除术,为患者解除病痛。30岁的陈女士既往有结节性硬化症病史,未予治疗。
近日,哈医大二院泌尿外科一病房副主任王海平教授团队,为双侧巨大肾肿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术中阻断时间短、出血少,成功保肾。患者术后康复快,目前暂无并发症。43岁的王女士(化名)在十多年前偶然发现双侧肾多发肿瘤,考虑为肾脏结节性硬化症,组织类型上属于错构瘤,当时肿瘤较小未在意。
44岁的王女士喜欢运动,自认为身体健康,甚至还与女儿计划去跳伞,但在今年3月底的例行体检中却在右肾发现了一个体积大于肾脏两倍、长达17厘米的“错构瘤”。日前,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为她进行了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的切除手术。
近日,邯郸市第二医院泌尿外科陈士勇主任团队成功为一名肾错构瘤患者,实施了经腹腔途径腹腔镜右肾错构瘤切除术,拆除了这颗埋藏在肾脏内的隐形“炸弹”。术后患者恢复迅速,顺利出院。60岁的张先生 因1周前体检发现“右肾占位”入住邯郸市第二医院泌尿外科。
本期介绍的MRI(磁共振成像)成员,叫它“化学位移成像”大家或许会觉得些许陌生,但当提到同反相位、水脂分离、Dixon、IDEAL等名词时,想必大家多多少少都有过了解,但它具体是怎么工作的,在解决临床问题的实践中有什么特殊的才能,也许大家并不完全清楚。
近日,从娄底市中心医院泌尿外科53病室传来好消息,47岁的梁女士,直径约7厘米的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在微创腹腔镜下被成功切除;同一天,35岁的刘女士也在该科室顺利完成比较罕见的10厘米左肾巨大错构瘤手术,目前两名患者术后均康复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