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其中宅基地满足着农民的居住和农耕需求,而耕地则承载着所有人的“饭碗”。然而,由于很多农村的年轻人已经开始不断外流,再加上他们不愿意接手种地,现阶段靠“老妇农业”维持的农业生产,已经显得越来越力不从心。
半岛全媒体记者 李晓芳10月17日,据麟评居住大数据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9月全国住宅用地供应建设用地面积为3658.35万㎡,环比上升19.8%,同比下降16.2%;成交建设用地面积为2980.48万㎡,环比上升48.5%、同比上升12.
来源:经济日报10月份以来,22个实行集中供地、集中公告的城市已有18个取消土地限价,恢复“价高者得”模式,其中包括广州、成都、合肥、南京、重庆、厦门、济南、武汉等地。其余4地为尚未调整的北京、上海和深圳,以及将溢价率上限由15%上调至30%的宁波。
本报记者 夏晨翔 北京报道市场大环境遇冷背景下,2023年,全国300城土地市场依旧低位运行。《中国经营报》记者获悉,近日,克而瑞研究中心发布了《2023中国房地产总结与展望(土地篇)》,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12月20日,全国300城土地市场成交建筑面积12.
过去一年,土地市场相当惨淡。2022年,全国300城土地成交建面较2021年下降36%至14.6亿平方米,从历年土地成交建面来看,2012年以来,每年土地成交规模基本维持在20亿平方米以上,2013年土地成交规模更是达到了36.2亿平方米,2016年土地成交规模下降至18.6亿平方米,随后波动增加,至2022年土地成交规模不足15亿平方米,成为近十年最低点。
6月24日,财政部公布2024年前5个月财政收支情况。今年前5个月,地方政府性基金中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12810亿元,同比下降14%,降幅较前4个月扩大3.6个百分点。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表示,土地市场低迷,预计2024年土地财政收入可能进一步下降。
王丽新1月2日,2025年北京土地市场首拍“开门红”,海淀朱房两地块最终以溢价率17%、25%,以及总价近182亿元成交,创下新纪录。没有限价、摇号限制后,不止北京土地市场掀起热潮,2024年底,上海出让6宗地,揽金185亿元,平均溢价率约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