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记者 葛俊俊3月13日,在埃塞俄比亚;4月3日,在巴拿马;4月11日,在芝加哥;7月1日,在丹麦·哥本哈根;7月11日,在广州……在不同的城市留下自己的足迹,是顾沁如的日常。她常常满世界出差,在不同的咖啡产地寻找好的咖啡风味、展开咖啡杯测以及担任世界级大赛的评委。
柳州,广西最大的工业城市,近年来却因一碗螺蛳粉名声大噪。在柳州的市井街巷,几乎每隔十米就能看到一家螺蛳粉店。土生土长的当地人,慕名而来的外地人,在小店门口排起长队,只为享受酸、辣、鲜在口腔碰撞炸裂的舒爽。
江时清、李晔、李思三人尾随着大部队到了食堂,所有年级都在这个点放学,到处都是学生,乌泱泱的一片,门口有个食堂工作人员模样的人见到背背包的人都要拦一下。吃饭大军抵达食堂,食堂有四层,左侧是楼梯,右侧有电梯,香味从各个窗口飘来。
北京时间2022年2月16日凌晨,徐州医科大学李安安课题组在Cell Reports期刊发表了题为“VIP interneurons regulate olfactory bulb output and contribute to odor detection and discrimination”的研究论文,阐明了VIP中间神经元在调控嗅球气味表征及嗅觉功能中的重要作用。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英国广播公司(BBC)近日报道称,社媒平台上美欧网友都在热议一个话题:美国人的嗅觉能力比欧洲人强吗? 这场网络热议源自一名移居美国的英国网友的帖子。他惊讶于美国朋友声称能“嗅出即将下雨”,但英国人好像从来都不会这么说。
中国有句俗语叫“鼻灵者寿”,意思是嗅觉灵敏的人患病风险低,更有可能健康长寿。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一项研究证实了这一说法:相比嗅觉灵敏的老人,“鼻子不太好使”的老人10年内死亡率高46%。也就是说,如果上了年纪依然能保持灵敏的嗅觉,那么获得“长寿入场券”的希望更大。
封面新闻记者 车家竹与“看得见,摸得着”相比,“闻得到”仿佛在感知中常被忽略,而嗅觉被视作人类反应最“迟钝”的感官。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周雯与团队开发了一款高时间精度的“嗅觉仪”,首次将人们对人类嗅觉时间分辨率的认识提升至“毫秒级”。
文/大壮实验室(本文所有内容皆有官方可靠信源,具体资料赘述文章结尾)在非洲有着多种多样的奇特部落民族,有原始的母系社会,也有着奇形怪状身体装饰的部落,也有一个部落的人们,在还是个孩子的年龄,就已经开始结婚生子。这就是有着“袖珍民族”之称的俾格米人,这里的人们身高普遍在1.3-1.
螺蛳粉闻着臭、吃着香,酸笋是“灵魂”——可以说,一碗螺蛳粉的味道如何,酸笋在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哪种酸笋“臭”得更地道、更优质,哪种酸笋“臭”得劣质、难上餐桌?酸笋质检员就成了把关人。在柳州市一家螺蛳粉实体店,顾客在品尝螺蛳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