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日,我偶然听到了一首诗,然后眨了半天眼睛才回过神,因为这首诗的作者...正是在下。感恩这位不知名的网友,在他的演绎下,这首诗美得让原作者差点没认出来。无论此时你在闹市,还是独处,挂上耳机,相信都能在柔美的音乐和低沉的诵念中感受到那种深厚、宁静的美。
10年来,我多次进入这里采访,见证了一个个医护人员在“生命禁区”守护生命。2014年1月30日是农历大年三十,我来到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时,艾滋病科护士长杜丽群正在一个个小红包上写下“马上康复”的祝福语。
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有着“高原戍边模范营”称号的岗巴边防营全体官兵回信“5年来你们牢记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坚守在生命禁区用青春和热血守卫着祖国的神圣领土出色完成了担负的任务大家都是好样的”岗巴营的官兵们在练兵场听取了习主席的回信受到莫大的鼓舞纷纷表示要
在新中国成立不久,各项事业还一穷二白的情况下,11万筑路军民怀着豪情壮志、抱定必胜信念,在崇山峻岭间修通了川藏、青藏公路,创造了世界公路建设史上的奇迹,也为世人留下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两路”精神,激励着一代代交通人团结在“两路”精神的心灵高地,传承坚守,不断丰富发展其时代内涵,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
70年来,在这片神奇壮美的土地上,一代代西藏军区战士怀着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无限忠诚,圆满完成了进军西藏、解放西藏、保卫西藏、建设西藏、稳固西藏的伟大任务,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创造了彪炳史册的辉煌业绩,铸就了光照日月的永恒丰碑。
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广大干部特别是西藏干部要发扬“老西藏精神”,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在工作中不断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增强能力、锤炼作风。
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气候恶劣,在这样的生命禁区里修建青藏铁路,本就是挑战极限。然而,14万筑路大军在此修路的4年间,连续高强度作业,却未发生一例因高原脑水肿、肺水肿等高原常见病而死亡的事故,则是一个更大的奇迹。
摄影丨乐若鱼(风月君) 越是压抑,越有突破;越是禁忌,越有挑战。感情就是这样一种有着坚强生命力的东西,像是在坚硬的悬崖峭壁上生长出来的大树,让人赞叹,让人称奇。 从16世纪到19世纪,南北美洲的黑人奴隶制以歧视、迫害黑人闻名。
从罗钾公司创建,我就来到了公司。一路走来,我为自己是一名罗钾人而感到骄傲和自豪。今天跟大家分享几段发生在我身边的、关于罗钾人的故事。今年60岁的刘进海,在罗钾工作了一辈子,10月刚刚退休。15年前,就像他的名字一样,刘进海一头冲进了罗布泊这片寂寞的沙海。
新华社西宁2月6日电 题:“生命禁区”的守护——可可西里巡山记新华社记者周盛盛、王金金、李占轶寒冬时节,他们跋涉千里、翻山越河,前往可可西里——在这片平均海拔超过4600米的无人区巡山,他们在巡护什么?近30年、数百次巡山,他们常年饮冰卧雪、默默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