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顿出生于奥地利南部一个贫穷的车匠家庭,对交响乐体裁的形成和完善做出了巨大贡献,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奠基人,他一生共创作了100余首交响曲、80余首弦乐四重奏、30部左右的歌剧,以及弥撒曲和宗教礼仪曲、康塔塔、清唱剧等。今天分享海顿创作的《D大调钢琴奏鸣曲》op.
2016年,“悦韵佛山”开创性地举办“重溯古典音乐之路”的系列音乐会,通过多位音乐大师的专场鉴赏会,为观众展示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发展脉络,向观众介绍每位音乐大师在前人的基础上,对音乐作出了怎样的继承与创新。3月18日,“海顿、贝多芬作品音乐鉴赏会”将在金马剧院举行。
点击右上方关注,解锁每天好文章——【·前言·】——约瑟夫·海顿(Franz Joseph Haydn)是奥地利最著名的古典主义作曲家之一,他的音乐风格特点是严谨的音乐结构和丰富的和声,他被誉为交响乐之父,并对弦乐四重奏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喜爱古典音乐的人,对交响曲、协奏曲、奏鸣曲这些名词都不会陌生。奏鸣曲顾名思义,“演奏”然后“鸣响”,但这个名字似乎太过普通以至于又有些模糊,它不像协奏曲那样明显地体现出某种协作、竞赛的关系,也不像交响曲那样给人一种规模宏大的印象。文案:赵雨暄编 辑:陈书羽
记者 邓超 常文彬 来源:齐鲁壹点1月9日,济宁体育中心综合馆琴声悠扬、掌声雷动,“我家就在岸上住——郎朗音乐盛典”在万众期待中拉开帷幕。活动现场,座无虚席,一首大气磅礴的交响乐曲《红旗颂》拉开了音乐盛典的大幕。
他一生创作了多种类型的音乐,其中著名的作品有《阿帕拉契亚的春天》《比利小子》《第三交响曲》 等。管弦乐组曲《阿帕拉契亚的春天》来自同名芭蕾舞剧,创作于1943年至1944年,由13人的室内乐队演奏,1944年10月首演。
音乐都是用来聆听的,在最基本的点上,其实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并没有什么区别,但一般来说,聆听古典音乐的人们会比流行音乐更认真一些。原因在于古典音乐遵循的规律性比较严谨,细节也勾画地更加细致,自然而然也能陶冶出严谨而典雅的个人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