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旅游部日前公布2024—2025年度中国戏曲像音像工程录制演员(剧目)入选名单,全国共有100部剧目入选。其中,由省文旅厅组织申报的7部剧目榜上有名。至此,我省入选数量累计达22部,排名全国第三,凸显了福建作为中国戏曲文化版图的高地地位。
记得是2015年3月的一天,一场特殊的拜师仪式在福建省莆仙戏剧院舞台上举行,12位莆仙戏知名老艺人收下18位学徒,这是莆田市首次启动莆仙戏“师带徒”人才培养模式。恰巧遇见莆仙戏省级传承人、莆仙戏名旦黄美云老师走上舞台,接受她“师带徒”学生的拜师大礼。
编者按:当非遗资源大省的福建遇上非遗中国年,是一种怎样的体验?福州闽剧、泉州南音、漳州木版年画、闽西客家木偶戏、南安英都拔拔灯、浦城剪纸……这些精彩纷呈的非遗项目将在首个世界非遗中国年在八闽大地震撼上演。
“为备战‘文华大奖’,我们连续闭关数周每天十几个小时超强度排练,有时候一个动作、一个表情、一个心理情绪都要三遍五遍甚至几十遍地去琢磨体会表现,每天记录的修改细节达200多条,第二天一早排练时这些问题都必须得到整改。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2024—2025年度中国戏曲像音像工程录制演员(剧目)入选名单,全国共有100部剧目入选。其中,由福建省文旅厅组织申报的闽剧《孙尚香》、越剧《玉蜻蜓》等7部剧目榜上有名。至此,福建入选数量累计达22部,排名全国第三。
文化和旅游部日前公布2024—2025年度中国戏曲像音像工程录制演员(剧目)入选名单,全国共有100部剧目入选。其中,由省文旅厅组织申报的7部剧目榜上有名。至此,我省入选数量累计达22部,排名全国第三,凸显了福建作为中国戏曲文化版图的高地地位。
莆仙戏,福建省传统地方戏曲剧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国现存古老剧种之一。明朝莆田文人姚旅在《露书》卷八《风篇》中记载了莆仙戏使用的特殊乐器笛管:“以葭芦为之。莆中谓之芦笛。然亦莆中多此,岂余所见未广耶?”
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用莆仙戏曲艺术提高审美素养,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孩子的心里。活动现场,黄艳艳女士为小朋友们讲述了莆仙戏文化的历史变迁、莆仙戏对中国戏曲的贡献,介绍了莆仙戏的相关剧目、传统乐器、表演特色和行旦科介,并演示了莆仙戏传统折子戏。
天九湾,位于莆田城东南角一隅,是一个商业集中区,城市交通中枢。不管城镇化发展战略如何东扩南拓,她在莆田人民心中的历史轨迹、地理优势、交通枢纽的地位都永远不会变,这里依然商铺密集、商贾云集,光农贸市场就设置两个,像两个双胞胎兄弟毗邻地横跨于莆阳路南北两侧,车水马龙,繁华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