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早上7点半,北京地铁双井站前,人头攒动,上班族王小芳饿着肚子刚出地铁,一辆圆滚滚的无人车正在等她。这辆无人车像是一辆迷你面包车,涂装成橙红色。车的侧面,横着一块点餐屏幕。隔着透明玻璃,能看到车肚子里装着麦当劳套餐,4个大托盘,一共摆了60多份。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刁良梓冬渐深,寒意浓,信阳市羊山新区环卫工人心中却感到暖意融融。12月2日清晨六时许,天蒙蒙亮,羊山新区总工会的爱心早餐送到岗活动便紧锣密鼓地展开了。在中环洁户外劳动者驿站外,一份份热气腾腾的营养早餐,传递着工会“娘家人”的温暖和关怀。
如今,越来越多的社区长者食堂逐渐成为市民热捧的打卡地饭菜飘香四溢、物美价廉给足了居民“舌尖上的美味”不仅有“家”的味道也是居民们贴心的会客厅具有浓浓的烟火气和人情味今天就带大家来看看长海路街道的浣纱社区长者食堂天还未亮,长海路街道浣纱社区长者食堂就已经亮起了灯,工作人员如约到岗开
特色烧腊现做,中晚餐现炒现烧,这是居民纷纷来到市京睦邻社区长者食堂“捧场”的原因。记者了解到,这家社区食堂的中、晚餐提供9大类餐品,包括美味凉菜、特色面食、香醇干锅、家常卤味、鲜香蒸菜……早餐也即将开业,每天早上6点半至9点服务。“这样的话,一日三餐都能在社区食堂解决啦!
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章杭 顾一青 记者 盛锐8月29日上午,拱墅区康桥街道康运社区大运河社区食堂正式开业,每日供应早、中、晚三餐及下午茶,吸引了不少居民赶来“尝鲜”。上午11点,食堂用餐点就开始热闹起来。
10月10日,在北京市西城区2024年“敬老月”开启之际,由西城区民政局与饿了么共建的“父母食堂—线上惠老助餐专区”正式上线,经认证的西城区老年人,可以享受以敬老价手机下单,由骑手送餐上门的服务。这也是国内首个覆盖全区并打通助老补贴的外卖点餐线上专区。
日前,位于七宝镇宝盛路84号九星家园党群服务中心旁的“九星助餐点”早餐窗口正式营业,开放时间段为早上6点至9点30分,每日提供20种不同品类的早餐。九星助餐点面积共计150平方米,主要的供应对象为周边4个小区、3所学校的居民及学生。
养老助餐点开到居民楼下、村委会大院,老人溜达几分钟就能到,吃完饭还能在隔壁屋参加文化活动。对于残疾、失能等特殊群体老人,工作人员还可以免费送餐上门,理发、助浴、代购等服务也已陆续开展……在大兴,不论是城区还是乡村的老年餐桌,均链接了多彩、暖心的养老服务。
清晨,莘庄工业区申馨社区食堂的后厨已经开始忙碌起来。一道道菜品随着翻炒和颠锅新鲜出炉,食堂的工作人员对照名单,将菜品分类、装盒,再放进配送员的保温箱中。这74份爱心助老餐将配送至居住在申莘一村、二村等周边小区的老人家中。送餐员诸师傅告诉记者,他为周边老人配送助老餐已有3年。
“网红”社区长者食堂——普陀区曹杨新村街道武宁片区长者食堂,近日又“火出了圈”。作为武宁片区长者食堂的常客,70岁的许静娟阿姨前几天欣喜地发现,武宁片区长者食堂不再仅限于现场堂吃,“可以手机上下单,坐等送餐上门,还能享受外卖平台与街道相关助餐补贴的叠加优惠!
本报讯(记者 李涛 通讯员 郭文娟)“刘大爷,下雨别出来了,我们等会儿给您送饭去。”7月28日一早,下着雨,网格员刘婷婷、孙洁刚上班,便翻开花名册,找出平时一日三餐都到社区食堂或驻地单位食堂吃饭的老人的名单,分别逐一致电,嘱咐他们在家里等着,她们很快会把早餐送上门。
素菜4元,半荤6-8元,大荤10-25元。12月2日,永丰谷水佳苑社区长者食堂开业,开业当天中午就凭借亲民的价格和雅致整洁的环境迎来了180余名食客,售出菜品总计500余份。永丰谷水佳苑社区长者食堂位于富强路1585号,一层宴会厅可同时容纳300余人用餐。
记者从大兴区采育镇了解到,采育镇从养老早餐助餐服务破题,探索农村地区养老服务新模式。目前,镇里20家养老驿站面向镇域所有老人开放早餐服务,每餐7元,70岁以上老年人实行餐补,每餐自付1元,为1300余名老年人提供助餐及送餐上门等服务累计35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