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广西防城港8月10日电 题:“Z世代”独弦琴传承人:焕新演绎传承“冷门”乐器作者 俞靖在广西青年独弦琴传承人唐佳葭的自媒体账号上有这样一段短视频:在湖北武汉武昌江滩旁,她右手轻拨琴弦,左手控制摇杆调节音高,用京族独弦琴演奏《我的阿勒泰》《Autumn Leaves》等多首流
次旦老师正在吹奏鹰笛。次旦老师在春晚后台。鹰笛是来自于大自然的乐器,吹奏出的每个音符蕴含了大自然的灵性。笛声如同在天空中任意翱翔的雄鹰,高亢且空灵,似乎在诉说着千年的传奇。今年74岁的次旦,是国家一级演奏员,也是自治区级藏族鹰笛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赵军正在为陶埙调音 受访者供图“春节申遗成功,对传统文化推广传承是很大的鼓舞,也是对我们非遗传承人的激励。”蛇年即将到来之际,陶埙手工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赵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要通过不断琢磨和创新,在新的一年里尽最大可能推出一款精美陶埙手办,让它成为陕西的一个特色“伴手礼”。
来源:【延边晨报】伽倻琴是朝鲜族最具代表性的弹弦乐器之一。近代以来,在朝鲜族艺术家的努力下,伽倻琴艺术不断在传承中实现创新发展,被各族乐器爱好者所熟知和热爱。2011年5月,中国朝鲜族伽倻琴艺术被列入我国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原标题:非遗传承人王凤银:坚守匠心 自主创新传古音商丘日报记者 成绍峰2015年9月,王氏坠胡制作技艺被河南省人民政府、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确定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12月21日,记者在我市梁园区民主路的一所民房里见到了王氏坠胡制作技艺的非遗传承人——61岁的王凤银。
来源:【咸宁新闻网】(本报记者 王苒宇)大篷车上,大幕拉开,锣鼓、提琴、唢呐齐鸣,一曲提琴戏正式开演。演出时长120多分钟,演员声情并茂,观众人山人海、如痴如醉……这是10月12日晚,记者在崇阳县高枧乡桃花村桃花洞村湾看到的一幕。
有一种声音穿越时空的千年回响有一种技艺承载深厚的民族智慧有一种乐器传承千年的文化血脉它就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壮族铜鼓千年传承,岁月之歌铜鼓起源于春秋时期迄今已有二千七百多年历史最初铜鼓是做饮器之用后才演变为打击乐器以广西数量最多,分布量最广是名副其实的“铜鼓之乡”千百年来,壮乡人
图为技艺师正在用铁丝清理骨头里面残留的碎渣。图为高温水煮鹰笛进行杀菌消毒。图为国家一级演奏员次旦正在吹奏鹰笛。图为国家一级演奏员次旦正在吹奏鹰笛。图为国家一级演奏员次旦(右四)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4春晚后台与其他表演者合影。
央视网消息:盘江小调,又称“布依族小打音乐”,流传于贵州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北盘江流域的布依村寨。其内容取材广泛,深深根植于布依族的口头文学、民间音乐及说唱艺术之中,通过月琴、二胡、萧以及木叶四种传统乐器组合演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