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关中人爱听戏,爱看秦腔,这是一个古老的传统。尽管现在看戏的人越来越少,但过白事、比较大的集会、庙会和祭祖活动、企业活动、有钱人回馈乡邻等事情一定要唱大戏,邀请不同的剧团在村里唱大戏,吸引周边村民来看。
西安易俗社是陕西最著名的秦腔剧社,创立于1912年,已经有112的悠久历史了。易俗社把文化教育、戏曲训练、演出实践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培养了大批戏曲人才,创作和演出了许多优秀剧目,对戏曲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对戏曲改革起到了示范作用。
访问者:刘元林,资深媒体人,六零后秦腔爱好者。受访者:李梅,秦腔四大名旦之首,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碗碗腔《骄杨之恋》,李梅饰杨开慧【访问人语】李梅是大忙人,双节前后一直在忙第十届陕西省艺术节,中间又组织、参与国庆假期“天天有秦腔”的演出。
前言在艺术的浩瀚星河里,每一颗熠熠生辉的星辰,都绝非是被命运的偶然眷顾。它们的闪耀,是无数个日夜的磨砺,是心血与汗水交织而成的必然。窦凤琴,这位在秦腔舞台上绽放万丈光芒的传奇女性,用她的一生,完美诠释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句至理名言。
一个人获其中任何一个奖项都不是很容易的事,但在秦腔届却有好几个男、女演员,同时获得文华奖、白玉兰奖、梅花奖三大奖,实在是太厉害了,其中这四大秦腔花旦扮相美、唱腔美、身段美、舞台美,给人美的享受、美的体验。
著名作家贾平凹在茅盾文学奖获奖小说《秦腔》中写道:或问:历史最悠久者,文武最正经者,是非最汹汹者?曰秦腔也。她是秦腔发展的功臣。她是秦腔剧种的标志性人物之一。她是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院长、陕西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她是秦腔四大名旦之首。她是著名秦腔演员——李梅。
秦腔是秦人的魂魄,《秦之声》是秦腔的喉舌。《秦之声》是陕西电视台一张闪亮的名片,是秦腔艺术的重要载体,不仅为喜爱戏曲艺术的观众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而且对秦腔艺术的传播、发展、传承、创新起到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