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齐鲁网10月 13日讯(高密台记者于娜牟乃宗报道)第五届中国(高密)红高粱文化节的活动可谓精彩纷呈,除精彩的文艺演出、书画名家精品展外,“解读莫言”专题文学讲座也引起了人们对“莫式文学”的深入了解。
4月初,山东省高密市东北乡平安庄莫言旧居附近,矗立着一座崭新的牌楼。莫言(管谟业)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近6年来,位于山东省高密市东北乡平安庄的莫言旧居,成为文化旅游热点,每天都有大批游客前来参观。
山东诗词学会定陶暨鲁西新区诗词研学班开班3月6日至7日,山东诗词学会定陶区暨鲁西新区诗词研学班开班仪式在定陶区委党校举行。菏泽市政协副主席、定陶区委书记朱中华出席开班仪式并致辞,定陶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艳玲主持仪式。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山东省社科联坚持以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基地为重要载体和阵地,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社科普及活动,宣传普及党的创新理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树美德健康新生活方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取得明显成效,涌现出一批政治强、活动优、机制活的优秀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基地。
本人《半支莲就是破坏社会安宁的无知喷子?莫粉是“把自己当恶人写”了》一文的评论区迎来一位特殊评论员,1979年考上大学的莫言的老乡。他直言:“就是看不上莫言”。“看不上”,应该是山东方言,本人老家距高密100公里左右,也说“看不上”。是“瞧不起”“看不起”之义。
潍坊齐鲁网10月28日讯(高密台:于娜郭秋娟)改编自莫言小说《红高粱家族》,历时一年多的拍摄、剪辑,承载着无数汗水与期待的电视剧版《红高粱》,终于迎来了丰收的时刻。做为拍摄地的高密,人们群情振奋,深深地为家乡感到骄傲和自豪。
杨福迅,山东高密人,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在《人民日报》《文艺报》《人民司法》《山东文学》《散文百家》《莫言研究》等报刊发表文章数百篇,出版有《倚剑走天下》《不屈的红高粱》《蚂蚱有故事》《红高粱大地上的野草》等书,作品多次在全国获奖,并被收入《追梦》《记忆潍坊》《红高粱文学丛书》等。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观潮读书会在济南国际创新设计产业园举办了首场读书会活动——周永年与藉书园纪念研讨会暨《周永年传》新书交流会,来自文学、历史、古籍收藏、图书馆学、文化传媒领域的近三十位教授、专家及企业家、民主党派人士代表,借刘国胜著《周永年传》首版加印之机齐聚一堂,纪念“中国
向云驹先生的《当文学照亮大地遗产——论冯骥才》,是一部从文学、民艺、思想多个维度研究和解读当代文化大家冯骥才的专著,系统展现了冯骥才先生“以思想立、以艺术生、以民间师”的既有壮丽精彩人生,其最大贡献不仅在于揭示了冯骥才先生“文学性人格和文学性思想的泛社会化现象”,得出了“他用携带的文学之光照亮大地的遗产,照亮了中国的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的结论,更在于深度破译了冯骥才先生人生和艺术所隐藏的密码,让我们窥见这个当代文化事业的“旗帜性”与“标志性”人物生命和艺术的底色,及其高度的文化自觉和光芒绚丽的艺术激情,从而启发更多当代知识分子能够更好地去担当庄严而神圣的历史使命和时代重任。
由山东省莫言研究会、山东省当代文学研究会主办,红高粱读书会承办的长篇小说《天梯——1978》研讨会,日前在荣宝京行艺术馆举行,来自山东大学等高等院校、省作协等单位的20余位著名作家、评论家、学者参加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