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翔的旅驿——清末民初文学与文化》,陈建华主编,商务印书馆,2023年6月即出。“清末民初”作为文学史分期词语,含有数十年来学科划分及其观念的变迁,此刻在我记忆中浮现阅读和思考的轨辙,约略言之不无温故知新之效。
《从北京到北平:清末民初的士人生活记忆》方彪 著 团结出版社当一个社会由一种形态步入另一种形态的时候,必然会经历一个逐步演化的过程。而这种演化的渐进性特征,在一定意义上可以归结为从形而下的“器物”上升到形而上的“道理”。
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清末新政期间,四川也受到一定的影响,政府试图通过改革来挽救颓势,但效果有限。辛亥革命爆发后,四川积极响应,1911年12月27日,四川军政府在成都成立,标志着四川脱离清朝统治,成为中华民国的一部分。
晚清清末和晚清的差别是什么?晚清包含清末晚清标志:公元1840年,林则徐在虎门销烟以后,英政府以保护侨民为名,出动军舰企图进攻广州,史家一般以这一事件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清末标志:1901年,慈禧太后正式宣布实行"新政"。
“成都”来历,据《太平寰宇记》记载,是借用西周建都的历史经过,取周王迁岐,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而得名蜀都。蜀语成都二字的读音就是蜀都。成者毕也、终也,成都的含义就是蜀国终了的都邑,或者说最后的都邑。早期为百濮地,据《华阳国志》载:“越嶲郡会无为濮人居地,有濮人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