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学会上厕所,对家长及孩子本身是一个很重要的里程碑,但很多爸妈却不得其门而入,我常被问的不外乎是"每次都是大便下去了才说!","打死都不要脱掉尿布","到底要用便盆椅训练还是马桶垫训练?","两岁多了,到底何时可以开始训练?"。
11月19日是世界厕所日,目的是推动安全饮用水和基本卫生设施的建设,倡导人人享有清洁、舒适及卫生的环境。上厕所,说是小事,其实是大事,正确的如厕习惯是保证个人卫生和健康的前提,也是创造清洁卫生环境的必要途径。
正所谓“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阶段都有它特殊意义。例如1岁的孩子要逐渐学会从爬到直立行走的转变;1岁半的孩子要逐渐学会自主如厕的习惯;3岁的孩子要逐渐懂得一些基本的规则意识,开始步入人生第一个小型社会场景-幼儿园去适应新的生活。
如果爸爸妈妈发现宝宝有这些特征出现:白天能保持2小时以上不尿或者在午睡时不排尿、能够在口头或行动上表达想排尿的意愿、可以听懂大人的简单指令、愿意模仿大人上厕所、能自如地脱下和拉上裤子,那么恭喜你,可以趁着这个时候开始引导宝宝脱离纸尿裤哦。
“糕妈,啥时候开始给宝宝把尿啊?”“糕妈,纸尿裤要穿到多大呀?”“糕妈,宝宝开始表达尿尿的意愿了,该怎么训练呀?”糕妈提醒:在宝宝能控制排尿之前,把尿是毫无意义的。在宝宝能自己上厕所之前,都应该穿戴纸尿裤(穿纸尿裤会导致O型腿什么的都是扯淡好吗)。
一般在宝宝18个月的时候就可以开始学习自己上厕所,但不是说越早越好,因为要想让宝宝成功地完成上厕所的训练,TA要能够分辨出想上厕所的感觉,并理解这种感觉所表示的含义,然后用语言向家长表达上厕所的意愿,在孩子真正准备好之后再进行训练不仅可以缩短训练时间,而且可以快乐地学习。
能够自主如厕是宝宝成长中的一个重要关卡。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小儿外科副主任医师邓常开透露,“上厕所”看似简单,实际上临床中2-5岁的儿童常常遇到如厕困难问题,甚至有些5岁以上的孩子仍有如厕障碍,家长也缺乏相关知识,但正确规范的如厕训练可以减少学龄期儿童发生排尿排便障碍。
红网时刻新闻2月10日讯(通讯员 曹晗)小涵(化名)今年6岁,小时候就经常晚上尿床,结果现在都要上小学了,尿床频次还有1~2次/晚。因为尿床问题,本来活泼开朗的孩子性格开始逐渐变得内向自卑。近日,小涵妈妈带着孩子来到了湖南妇女儿童医院儿保科医生周丹丹的诊室寻求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