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现在能有多“聪明”?柔性物流四向车“一车跑全仓”AR眼镜可“同声传译”全尺寸人形仿生机器人,其身高达1.77米,重量为52公斤 摄影/本报记者 李娜正在召开的2023中关村论坛上,“人工智能”无疑是最热门的关键词。
近日,中国计算机学会《2021 CCF YOCSEF技术公益案例集》正式对外发布,共计有34个案例被收录其中,包括新技术赋能弱势群体、普惠教育以及环保等公益项目。其中,火山翻译AR眼镜成为以技术关爱听障人群的典型案例。
千龙网讯(记者 刘美君)“您好,请问您想办理什么业务?”10月19日,北京市朝阳区居民何阿姨来到三里屯街道政务服务大厅办理业务,为了减少等待时间,何阿姨与值班工作人员伸手比划起来,还拿出手机想要打字和工作人员沟通。原来,何阿姨是一位听障人士,这次来到政务大厅是为了补办残疾卡。
VR不是新玩意儿了,商场里面都常见,但是AR眼镜又是什么?VR是“虚拟现实”,通过设备制造出一个上下左右各360度的虚拟的3D世界,让人沉浸其中,通过外部的辅助设备,还能与虚拟世界进行交互,获得视觉、听觉、甚至触觉反馈。
张宇宁团队和立讯精密合作研制的偏振体全息光波导AR眼镜。张宇宁供图戴上眼镜,在手机App上点击“翻译”“提词”“导航”页卡,发出语音指令,眼前便会依次浮现出一串串实时翻译的对话、演讲提词、车用导航信息。随着头部摆动,这些信息也随之移动,始终保持在眼前。
来源:证券时报 “这是Meta的首款AR(增强现实)眼镜,也是世界上最好的AR眼镜。”这是Meta首席执行官扎克伯格在新品发布会上对Orion的评价。Meta在智能眼镜领域深耕多年并持续不断地发布新品。但在中国,同样有众多看好智能眼镜前景的科技大厂和初创企业。
来源:【厦门日报】思坦科技生产基地。(图/思坦科技 提供)全球AR眼镜市场将迎来“厦门屏”。近日,思坦科技方面表示,公司位于火炬高新区石墨烯新材料产业园的国内首条Micro-LED单片键合量产线,已进入设备联调阶段,将于今年6月底点亮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