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很多人在小时候一定都幻想过这样一件事情,那就是捡到一个价值连城的宝物,成为一个富甲一方的富豪,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也懂得拾金不昧是中华民族的好品德,但在现实生活当中真正能够做到拾金不昧的人也十分少了,在绝对的利益面前仍然不动摇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引读:一位现代的少年,一块汉朝的玉玺。这一人一物相差了2000多年,却因为一次意外而相遇。可“拾金不昧”是中国自古就流传下来的优良传统,因此少年并没有把这枚玉玺占有,而是发扬精神把这枚2000多年前的玉玺上交。不过45年后,专家却再次找到了曾经的少年。
《左传·桓公二年》:“夫德,俭而有度,登降有数,文物以纪之,声明以发之,以临百官。”在黄土下埋葬的文物,总会在不经意间被人所发现,一名13岁的小学生偶然之间便捡到了一块玉玺,上交给国家之后他获得了20元的奖励,而在45年之后专家再次找上了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