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称赞》是潮剧《张春郎削发》的一个选段,可能大家都对鲁国公的滑稽印象深刻,我曾经也是到此为止。在细看这一片段的时候,忽视意识到,这个唱段的重要性。可以说,如果没有鲁国公的这一个中间转圜,张春郎与公主婚事可能不堪设想。
李志浦先生整理创作的《张春郎削发》这部戏,在80年代曾经转拍为电影版本,风靡一时,在东南亚国家也曾多次巡演,影响颇为深远。这部剧从正字戏改编而来,经过大量的修改完善,保留了精华戏胆,而又适当剪裁处理,增强地域特色,很好地适应了潮人的审美需求。
本报讯 记者赖淑英报道:8月26日至29日,广东潮剧院在广州参加了由广东省文化厅主办的“2016广东戏曲喜剧特邀展”,精彩诙谐的潮剧演出令羊城戏迷捧腹大笑、赞不绝口。此次参加“特邀展”,广东潮剧院选送了家喻户晓,戏迷们喜爱的《金花女》、《张春郎削发》、《换偶记》等剧目。
“手腕提起来,往左边划,同时右脚踏过来,手指用力点出去。”这是潮剧演员黄晓佳上传到网上的教学视频,包括《井边会》《荔镜记》《江姐》等经典潮剧选段。今年春节以来,她的粉丝量已经涨到6万多,获得近20万点赞。通过她的短视频账号,这门源自广东的非遗戏种逐渐走进更多人的视野。
本报讯(记者孙欣欣)绝代风华红梅俏,格高身洁风范传。为褒扬总结潮剧一代名家姚璇秋的表演艺术,由市委宣传部和市文广新局主办、广东潮剧院承办的“苍劲梅花溢芳香——庆贺姚璇秋从艺65周年演出晚会”将于本月28日晚8时在慧如剧场上演。
(普宁廉洁文艺节目:潮剧联唱《正气歌》,时长共7分38秒) 普宁廉洁文艺节目:潮剧联唱《正气歌》节目《正气歌》以潮剧为媒介,将廉政教育内容的“大主题”转化为“小唱段”,以戏唱廉、以戏宣法、以戏示警,弘扬正派做人、正直做事、廉洁齐家、清正为官的新风正气,实现地域文化资源与反腐倡廉时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黄宙辉图/姚璇秋老师生前受访时提供资料图片视频剪辑/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麦宇恒潮剧著名表演艺术家姚璇秋老师于7月2日七时零五分逝世。她走时无病无痛,享年88岁。她一生为潮剧发展、弘扬与传承做出了杰出贡献,临去世前几天还在为潮剧发展奔波。
潮音雅韵动京华!潮剧全国巡演首站在京启幕——梅花奖得主林燕云等名角携《李商隐》《绣虎》“走南闯北”5月30日晚,随着新编历史潮剧《绣虎》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上演,正式拉开“燕语•潮韵”潮剧精品剧目全国巡演序幕。
潮剧文化历史四百余年,方展荣一唱就是一个甲子,唱成海内外潮人圈中无人不知的“潮剧丑王”。凭借“李老三”“胡琏”等经典角色,方展荣将地域性极强的潮剧带到海内外戏曲圈,让“正月点灯笼,点啊点灯笼,上炉烧香下炉香......”成为潮汕人口口传唱的歌谣。
中新社广州10月14日电 题:潮剧名家姚璇秋:总书记点赞是对潮剧界的鼓舞。86岁的著名潮剧表演艺术家姚璇秋13日在广州珠江边的住所接受中新社专访时,依然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总书记这么关心地方戏剧,关心500多年历史的潮剧,这是我们潮汕文化的光荣,是对潮剧界的鼓舞!”
她是《辞郎洲》的陈璧娘、她是《扫窗会》的王金真、《玉堂春》的苏三、《苏六娘》的苏六娘、她是《革命母亲李梨英》里的李梨英、她是《江姐》里的江姐,她就是国家一级演员、现任广东潮剧院名誉院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潮剧代表性传承人姚璇秋,2010年她获得广东省首届文艺终身成就奖,2021年她被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
11月7日晚,“粤韵广州塔——名家周末大舞台”活动隆重推出“粤潮粤精彩——粤剧、潮剧戏曲交流”专场演出。本场演出同为岭南之窗“广州·潮州非遗精品展”的重磅子活动,由广州市委宣传部、潮州市委宣传部指导,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潮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联合主办。
姚璇秋,我国著名潮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潮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当代岭南文化名家、广东潮剧院名誉院长、广东省戏剧家协会名誉主席。她是潮剧界的标杆,是中国戏剧界的一面旗帜,是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培养下成长的新一代潮剧演员的杰出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