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听到一个体制内的朋友在那里抱怨,说以前年轻的时候在体制内感觉还挺光荣的,觉得在体制内工作,虽然工资待遇不算丰厚,过正常温饱的生活还是可以的,结婚生子后,随着家里的花销逐渐变大,自己对目前的待遇开始不满意了,觉得工资增长的速度赶不上花钱的速度,再看看当年一起毕业的同学,现在都开上好车,买了均价好几万1平的房子,自己当初的那点优越感慢慢变得荡然无存,开始觉得自己就是那只温水里的青蛙,现在也30多岁了,父母年龄也大了,身体也开始爆出危险信号了,孩子身上的花销也是大头,所以自己好像走上了一条死胡同,越走越窄,曾经也想过要找一个副业,给自己多份保障,但是步入中年,很多琐事已经占据了你的大部分时间,而且你求变的勇气也时时考验着自己,毕竟在舒服与世无争的壳子里已经过了好些年,能不能改变,改变成什么样子,这些自己心里都没有底,面对这样的窘状,自己很难受也很焦虑。
采桑子·重阳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1929年10月,时年36岁的毛主席在艰难困苦之时挥笔写下这首豪迈的千古绝唱——《采桑子·重阳》。此时的毛主席正在经历人生的第二落。
文|李静中年是一个很复杂的人生阶段。经历了之前的奋斗,理应进入稳定时期,却好像烦恼不断。年轻时为了在社会上安身立命,注意力都在外部。且那时生命力足够强大,加上人生任务之紧迫,往往无暇顾及生活的真实面目。一旦转向下坡时,真相突然显露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