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银行等金融机构面临持续的强监管形势,外部法规层出不穷,相应的,其内部制度规范也跟随外部监管要求不断更新,银行工作人员在做业务的过程中,时常面临“我的行为边界到底在哪?”,即内部规定如何适用的问题。
近几年来,受到全球经济持续面临不确定性、相关产业领域“脱钩断链”风险加大等多重因素影响,一些民营企业遇到了生产经营的困难。当前,部分民营企业甚至大型龙头企业对未来发展持观望态度,在投资上呈现出方向不明、意愿不强、动力不足等态势。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助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
“对于政府与个人的权界问题有一个人尽皆知规则:“政府法无授权不可为,个人法无禁止皆可为”。它的意思是,私人或团体在没有违反法律的情况下,可以自由地行使自己的私权利,而国家或政府在没有得到法律授权的情况下,不能随意地使用自己的公权力。
7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包括从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政策支持、法治保障,以及支持民营中小微企业在债券市场融资规模,鼓励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发行科技创新债券,以及推动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上市融资和再融资等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对于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党着眼于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建设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李子路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都是“自己人”。外有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内有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这几年,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走过了极不平凡的历程。当前,高质量发展风向标已经树立,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也是一条必须蹚出来的路子。
提要:在不确定性因素甚至超预期因素可能不断增多的背景下,深圳在抓订单、稳外资的同时,要继续充分利用和挖掘各项政策红利,大力推动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改革和创新,进一步完善营商环境,让更多市场主体能够进入深圳市场,推动深圳的对外开放提质增效,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