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的话:本次“读苏轼、游神州”中华文化主题旅游线路宣传推广活动,我市邀请了四川眉山、河北栾城、河北定州、河南开封、河南郏县、陕西凤翔、浙江杭州、浙江湖州、山东诸城、山东蓬莱、江苏常州、江苏徐州、江苏宜兴、江苏扬州、安徽阜阳、广东惠州、海南儋州、湖北宜昌、江西九江19个苏轼遗址地
今天我们来聊聊苏轼的一首经典词作《西江月·平山堂》。这首词是苏轼路过扬州的途中,偶然间来到平山堂,而引发深深思念恩师欧阳修的感慨而写的。在词中,不仅浓厚的怀念之情溢于言表,还融入了苏轼多年来的生活洞察与深刻感悟,以及对往昔的深深怀念与对现实的感叹。
本文转自【中国旅游报】常州舣舟亭 顾晔麟 摄《彭城风华》演出现场 魏思源 摄本报记者 邰子君任职扬州时,他写下《西江月·平山堂》,感叹“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在常州运河畔,他写下《除夜野宿常州城外》诗两首,咏道“多谢残灯不嫌客,孤舟一夜许相依。
传承千年运河文脉 讲好中国文化故事——中国运河的文学书写与文化品格“一条大运河,半部中国史”。中国大运河通达千里,贯穿古今,运化万物,融会天地,铸造民魂,和万里长城共同在中华大地写下顶天立地的“人”字,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鄢源生简历鄢源生,字仁敏,麟阳山人。原铁六师28团汽车一连战士,石家庄铁道兵工程学院机械系79届19班学员。北京大学法学院85届学生。福建省书法家协会会员。龙气厚则苍 神和乃润人间有味是清欢《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宋]·苏轼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