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董鹏程近日,广州开展了面向2049年的城市发展战略研究,从更长远的时间坐标、更广阔的空间视野、更人本的价值认知出发,回答时代之问、广州之问,推动广州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当好示范。
城市像人,要不断舒展筋骨才能长大变强。从2200多年前面积约0.05平方公里的“番禺城”,到如今7434平方公里的超大型城市,广州的城市“骨架”在不断伸展。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如何从“大广州”向“强广州”跃升?
近日,在一场主题为“共话新时代 广州芯引擎”的2021花都新城市发展与价值论坛,行业精英和知名专家齐聚一堂,围绕广州市花都区近年来与时代同行、勇立潮头,通过打造“空地一体、空铁联运、无缝衔接”的综合交通枢纽,成功实现从空港经济区到空铁融合,以及从空铁枢纽到经济枢纽华丽转身的历程展开激烈对话。
记者从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获悉,《广州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正在挂网公示。记者留意到,《专项规划》首次提出“南建新城、北筑核极、东立门户、西联广佛、中兴老城,统筹山城湾海、强化湾区核心”的概念,更新改造覆盖全广州7434平方公里。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梁施婷 广州报道当地区生产总值已接近3万亿元,人均GDP破15万元时,广州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如何加强建设治理,完善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研究成果,走出一条符合超大型城市发展特点和规律的治理新路?这是广州在近日举行的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提出的12问之一。
到新中国成立100周年的未来25年里,土地面积是深圳的3.5倍的广州该如何发展?如何继续在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领头羊和火车头作用?最近,广州面向2049的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编制已经形成初步成果,提出全新的“十六字方针”以及“三个广州”的概念,备受各界瞩目。
广州东部枢纽。广州东部,交通脉络正在延展,产业合力正在形成,战略空间正在打开。由中心城区出发一路向东,从黄埔到增城南部,在这片广袤的平原上,次第排开广州开发区、中新广州知识城、广州东部公铁联运枢纽、广州科教城、增城开发区等省级乃至国家级重大平台。
广州作为广东省的省会,地理位置优越,中心城区发展由荔湾区、越秀区、天河区一路变迁,目前天河区已经成为广州市的真正的中心城区,繁荣的商业体系以及发达的轨道交通设施让广州天河区聚集了大量人气。天河区弹丸之地,可供开发的土地已经捉襟见肘,接下来是对广州来说东进还是南拓呢?
地铁开进春天里文/羊城晚报记者 詹青伦敦交通博物馆馆长萨姆在《地下铁》一书中言,地铁对于一座城市来说就像纸币的银线,它隐藏于城市地下,从表面看不到,但那正是最有价值的部分。广州街坊常说的“地铁一响,黄金万两”则是更直接的表述。地铁绝非只是交通的变革,地铁之于城市的意义非常巨大。
城市交通体系规划是统筹城市各类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专项规划。11月18日,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网站发布《广州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2023—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将是广州编制各类交通专项规划、制订交通发展策略的重要依据。
交通是城市的发展命脉,更牵引着未来幸福人居的方向,这在全球经济增长极的湾区早已是不争的事实。在航空业界指标、SkyTrax最新公布的2022年全球最佳机场榜单上,广州白云机场正式跃升为“粤港澳大湾区第一机场”。
文/彭澎广州面向2049的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编制已经形成初步成果,提出了“两洋南拓、两江东进、老城提质、极点示范”的空间发展方针。这是20多年来第一次对影响深远的“八字方针”的重大调整。广州城市空间布局的发展,2000年是一个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