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4日,城市考古联盟第二届理事会议暨城市基建考古交流研讨会、全国城市考古座谈会两场城市考古重量级会议接踵在四川成都召开。众多考古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相关部门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城市考古与基建考古的融合发展之路。
来源:【紫金山新闻】在西街遗址发现“长干古城”,将南京建城史前推至3100年前;在南部新城发现东吴重臣张昭家族墓,丰富了南京地区六朝墓葬考古研究材料……近年来,南京在全国率先实施“先考古、后用地”的考古前置模式,文物保护和城市发展同频共振,一批文物遗迹得以充分保护。
眉山观察 邹钰为进一步夯实眉山地下文物系统性保护工作,7月31日,《眉山市土地储备考古前置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正式出台。作为千载诗书城,眉山有大量遗址遗迹、文化遗产。眉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考古工作,近年来全市文物调查勘探工作和抢救性考古发掘项目不断增多。
来源:【邢台日报-邢台网】先考古、后出让,为企节约至少2个月的开发时间我市在全省率先推行“考古前置”本报讯(记者谢霄凌通讯员张铮、张海峰)近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联合市财政局印发了《关于将考古费用列入土地收储成本的通知》,将市区范围内收储地块考古调查、勘探、发掘费用列入土地收储成
修地铁挖到古墓,建高速为考古遗址“让行”……随着城市发展不断加速,如何有效保护地下文化遗产,又有力促进城市建设?12月2日,由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主办的城市考古联盟第二届理事会议暨城市基建考古交流研讨会在成都召开,专家学者齐聚,共讨城市考古与基建考古的融合发展之路。
11月5日上午,邢台高新区(市东华路与龙岗东大街交口附近)一块69亩的待开发地块上,来自邢台市文保中心考古队的十多名队员正手持洛阳铲,一板一眼地向地下打孔取土。每个探孔间距约1米,旁边堆放着圆柱形的新土。
为进一步加强福州市文物保护工作,近日,《关于福州市国有土地出让考古前置工作实施意见》印发,福州在全省率先推行“先考古、后出让”制度。何为“考古前置”?即对可能存在文物遗存的土地,出让前依法由文物主管部门组织完成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工作,实现文物保护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大河网讯 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的整体性、系统性保护,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重大要求。11月28日,河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安阳市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方面的有关情况,并回答媒体关注的问题。安阳文化遗产、文物资源非常丰富。
9月25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会上,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介绍,我国拥有76万多处不可移动文物、1.08亿件/套国有可移动文物,40项世界文化遗产及4项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遗产,是名副其实的文物资源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