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油,作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烹饪原料,其安全问题一直是大众关注的焦点,近年来,随着信息传播的加速,一些关于食用油安全事件的曝光,例如国内外混装销售、警示标识等问题,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尤其是年轻一代,对于食品安全的关注度不断提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他们的消费行为。
最近,一则关于中国食用油在美国市场销售的新闻引起了热议,这些食用油的包装上贴有加州65号警告标,提醒消费者食用油中可能含有致癌物质,这一情况不禁让人对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销售情况产生了疑问,也让人们更加关注起食用油的安全性和合规性问题。
昨天是元宵节,很多华人都吃了汤圆,有细心的加州朋友注意到,购买的汤圆上面有这样的标志“警告:癌症及生殖系统损害”。65 号提案于 1986 年 11 月成为法律,当时加州选民以 63% 至 37% 的票数通过了该提案。
来源:环球时报 美国《纽约时报》6月30日文章,原题:如何帮助美国人少吃垃圾食品如今,人们无论是在传统杂货店、购物商场还是加油站购买食物,都必须面对这样一个现实:大部分选项都是垃圾食品,即高糖高盐、富含化学添加剂的深度加工食品。
近日,上海某企业生产的食用油在美国华人店里销售时,被贴上加州65警告标,声明产品可能存在致癌风险。这消息在网上掀起轩然大波,让人不禁疑惑:我们天天食用的油,竟然可能致癌?加州65号提案要求含有可能致癌物质的产品必须警告消费者。
财联社1月15日讯(编辑 潇湘)美国货架上的食品包装正面,可能很快就会贴上令顾客购买欲望锐减的“警告标签”。根据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周二提出的一项新规定,食品制造商必须在包装正面贴上新的营养成分表,标明有关盐、添加糖和饱和脂肪的关键营养信息。
洛杉矶高等法院法官博勒(Elihu Berle)在周三的一项裁决中表示,星巴克和其他咖啡公司未能证明,在烘焙咖啡时产生的一种化合物的威胁是微不足道的,因此必须在产品上贴上癌症警告标签。我们每天喝的星巴克咖啡真的含有癌症基因么?怕怕,以后不敢喝了如果是真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