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5月18日消息(记者 郭彦伟 实习记者 祖里亚尔)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加之不良生活方式的影响,近年来,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更加年轻化。5月18日是“全国血管健康日”,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保养心脑血管?戳图了解↓↓↓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
近日,40岁的杨先生在早晨上班路上突发剧烈胸痛,来医院就诊。来院的时候,他大汗淋漓,血压下降,心电图提示“急性心肌梗死”,情况十分危急,即刻进行冠脉造影检查提示,他的冠状动脉三支血管都有病变,其中一支完全闭塞,另外两支严重狭窄。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心脏病、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常发生在冬季。其实,夏季的高温也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发作。气温越高心脑血管越“受伤”研究发现,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和环境温度呈“U”型曲线关系,而且高温对死亡率的影响远大于低温。当平均温度在15.6~31.
据北京市气象台10月27日19:36:01发布,27日夜间最低气温4℃;明天夜间多云间阴,最低气温7℃。当气温骤降时,人体为了保持体温,血管会自然收缩,导致血压升高、心脏负担加重。对于有心血管基础病的患者来说,可能会有疾病复发的风险。气温骤降为何心脑血管疾病发病风险会增加?
11月1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4部门发布《健康中国行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实施方案》提出进一步完善心脑血管疾病防治体系建设。如何让患者得到更好治疗?又如何让更多普通人能够知晓、了解健康的预防常识?
近年来心血管疾病逐渐高发,高血压,冠心病,心衰等疾病也逐年的增多,可见心血管疾病,已经是威胁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疾病。心血管疾病一旦发病,不但治疗难度大,费用高,而且,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都会造成很大的负担。
2023年发布的《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显示,我国城乡居民疾病死亡构成比中,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仍占首位。保护心脑血管健康已成为每个家庭需要关注的事,那么如何保持心脑血管的健康,让我们来看看医生怎么说:什么是心脑血管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是心血管疾病与脑血管疾病的统称。
这一点,目前已经得到证实,无论是《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还是《中国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心血管疾病指南》,再或是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的指南或三高的指南,都明确指出,健康饮食能预防和控制心脑血管疾病,不健康的饮食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