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和父母聊天,常常遇到这样一种情况:听父母讲自己小时候的事,尽管他们拿着老照片讲得绘声绘色,但不知道为什么,对于父母所说,自己脑海里始终没有清晰的回忆,尤其是6岁以前的生活琐事,仿佛在听别人的故事一样。
网友三:在我脑海中中有一段朦胧的记忆,我躺在妈妈的怀里,然后就有种做错事害怕的心情,因为小时候家比较穷房间里床前有一个能放进两只脚的坑,我问过妈妈是不是有个坑,妈妈当时还特惊讶问我怎么知道的,因为那个坑在我满月的时候就拿水泥填上了,然后那天我说有种做错事的感觉妈妈说好像是刚刚给我换过尿戒子我又拉了,姑奶奶来我家看我就说了我一顿,不知道是做梦还是什么,从记事起脑海里就有这段记忆。
来源:科技日报◎罗丁豪 长久以来,科学家对记忆的探究都避开了“遗忘”的话题:人们认为“遗忘”就是记忆的消失,“防止遗忘”就是增强记忆的最好方法。 但随着近几年神经科学界对遗忘机制的研究,一片复杂的图景逐渐浮现:遗忘并非简单的“消除记忆”。
他在345名20-90岁的成年人中发现,人们从20岁中期开始记忆就出现了不可逆转的衰退,无论是工作记忆、长期记忆、短期记忆还是信息处理的速度都是如此,但唯独语义记忆是不断上升的,这是一种对于一般的知识与概念的了解。
洋洋望着相册里的自己,不由地感慨:“哇,原来我小时候去过这么多地方啊,可是我怎么都不记得了呢?”爸爸笑着说:“这些都是你3岁之前的照片了,小孩子是记不住3岁之前的事情的。”洋洋想了一会,反驳道:“我们幼儿园里的同学就能记住她小时候的事情,她说自己很小的时候从床上摔了下来,很疼!”“这……”
努力回忆一下,自己最早的记忆是从几岁开始的呢?问问周围的同学,他们最早的记忆又是从几岁开始的?你能回想起三四岁时候的事情吗?或者更早一点,你能回想起自己刚出生的时候,甚至是在妈妈肚子里发生的事情吗?事实上,我们很难回忆起自己在婴幼儿时期发生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