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石家庄丝弦、常德丝弦,京剧、昆曲、豫剧,苏绣、苗绣、潮绣,竹编、棕编、柳编……我国地域辽阔,山川锦绣,悠久的历史文化、多彩的风土人情,滋养了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来源:【石家庄新闻网】舞台上,鼓密弦繁,岳飞大战完颜粘罕;舞台下,观众的叫好声一浪高过一浪,掌声不断……7月29日晚,石家庄市丝弦剧团在广州红线女大剧院成功演出经典名剧《宗泽与岳飞》,圆满完成了“北戏南下,南戏北传”的交流演出任务。
激越的鼓点再现沙场点兵,高亢的丝弦腔回荡在三秦大地……5月28日晚, 石家庄市丝弦剧团的经典剧目《杨门女将》在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剧场成功上演,唱响了石家庄好声音,同时拉开了“秦岭戏韵·燕赵乡音”2024陕西秦腔石家庄丝弦戏曲交流演出的序幕。
7月22日、23日,石家庄市丝弦剧团两出大戏《杨门女将》《宗泽与岳飞》相继在市丝弦剧院火爆上演。这既是正在省会举办的京津冀戏曲展演季的一部分,也是该团赴广州开展“北戏南下 南戏北传”交流演出活动前向家乡戏迷的一次倾情汇报。
河北依托深厚的戏曲文化积淀,正在以戏曲为火种,点亮“北方戏窝子”文化品牌,为戏曲文化发展注入全新的活力。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日前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强调要“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非遗名片河北地方戏:质朴生动的乡土声腔河北地方戏曲艺术源远流长。除河北梆子、评剧外,燕赵大地还孕育了众多地方剧种,包括丝弦、老调、哈哈腔、蔚县秧歌、东路二人台、武安平调落子等。它们既各有特点,也有缘于一方水土的共同艺术特色,我们将它们概括为“河北地方戏”。
来源:【石家庄新闻网】作为“北戏南下,南戏北传”交流演出活动的一部分,石家庄市丝弦剧团近80人即将启程赶赴广州,表演《杨门女将》和《宗泽与岳飞》!7月22日、23日,他们向家乡父老作临行前的最后汇报。两部经典老戏依次在石家庄丝弦剧院上演,演员精彩的表演赢得了戏迷们的支持和肯定。
来源:【石家庄新闻网】两朵“梅花”联袂,经典焕新绽放。5月28日晚,广州粤剧院带来的新版粤剧《焚香记》在石家庄大剧院精彩上演,拉开了“北戏南下,南戏北传”交流演出活动的序幕。“北戏南下,南戏北传”交流演出活动由石家庄市文旅局、市艺术研究院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