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在五行中属土,在五脏阴阳中属阴中之至阴。脾主运化,统血,升清,输布水谷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脾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导致我们的生化资源不足,因此大部分胃肠疾病和脾虚有关,有“脾为后天之本”,“脾虚百病生”的说法。
那现在我们就先来说脾气虚,它是脾病里边比较轻的病症,当我们脾气虚的时候,我们会觉得老是没什么胃口,吃不下饭,经常觉得肚子里边有气,拍拍肚子感觉在拍西瓜一样,而且吃完饭之后,肚子胀会更明显,大便也是经常不成形,而且还经常觉得没力气,经常很疲惫,能坐就坐,能躺就躺,能不动就不动,脸色一点也不红润,经常蜡黄蜡黄的,我们把舌头伸出来看一看,颜色比较淡,舌苔也是比较白,如果你有这些症状 ,那我们就可以判断我们是脾气虚了,那我们要怎么调理呢?
爱美的刘阿姨总是想着减肥,那天在网上看到一种“饮水减肥法”,称每天饮水2000毫升以上,一周能至少减重10磅,就想着省钱又方便,立马决定试一试。于是,她坚持喝了半个月的水,但结果发现不但减肥不成功,反而增肥了好几斤。
据调查,我国处在亚健康状态的人群占据85%,而健康标准者仅占15%,于是,越来越多人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掀起了一场“养生风潮”,这其中不乏研习中医的人,他们发现,中医认为身体出现亚健康问题与脾虚有关,甚至觉得脾虚对我们的身体来说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病症。
张叔叔是一名退休教师,退休后的生活本应轻松愉快,但他却开始感到身体不适。他总是没有食欲,气短无力,饭后腹胀,大便不成形,还经常感到疲倦,睡眠质量也很差。随着时间推移,他的面色愈发萎黄。担心脾胃出了问题,他自行购买了一些健胃消食的食物,但效果并不理想。
“这脾一虚啊,人就等于废一半!”苏大娘不禁感慨。50岁的苏大娘,近期手脚总觉得寒冷,不仅如此,身体也出现多种不适,四肢浮肿、虚胖、夜晚睡觉总流口水。种种症状使其精神颓靡,整个人憔悴了不少。女儿带她看了一位老中医,医生说这是脾虚惹的祸,需要好好调理。苏大娘这才明白脾胃健康的重要性。
归脾丸,从名称可知,对付的是“脾”。该药是治脾的优秀选手,从“归脾汤”升级而来。为啥叫归脾,而不是其他名称?归脾汤药方出自明朝《正体类要》,《重修严氏济生方》,认为脾统血,脾虚则气血不畅,须“引血归脾”,所以叫归脾汤。归脾丸则是明朝《医学六要.
中医的‘脾’与西医的‘脾’小王问题:“谢老师吗,我觉得中医的‘脾’与西医的‘脾’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请您给我说清楚?谢谢老师”谢老师回答道:“在西医学中,‘脾’是一个具体的解剖器官,位于人体的左上腹部,主要负责造血、免疫等功能,与消化系统的关系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