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转暖,“狂炫饮料”的放纵让不少人大呼过瘾,但短短几天后,体重秤上的数字却又让人追悔莫及。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由糖类摄入过量而引发的健康问题逐渐被重视,“控糖”“减糖”“戒糖”等新概念逐渐流行。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随着健康饮食观念日益风行,“0糖”“0卡”“0脂肪”已经成为很多饮料的卖点。怎样才能让消费者在选购时,准确了解这些信息呢?日前,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启动“首批营养健康指导试点项目”,指导居民如何选择健康食品。
入春后,气温快速回升,人们换上轻便的春装。不少人开始严格控制饮食,减少糖分摄入,“控糖”“减糖”“戒糖”成为热词。然而,想要算清楚到底摄入了多少糖并不容易。记者采访发现,市面上多数瓶装饮料没有明确标注含糖量,奶茶店所售饮料的含糖量更是没有统一说法。
全媒体记者 卜岚 通讯员 邓智文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控制日常饮食中糖分的摄入。奶茶作为最受年轻人欢迎的饮料之一,也加入了这场控糖行动。 近日,霸王茶姬首次公布了饮品的GI(血糖生成指数)值,成为最早一批落地“营养选择”标识的茶饮品牌。
央视新闻随着健康饮食观念日益风行,“0糖”“0卡”“0脂肪”已经成为很多饮料的卖点。怎样才能让消费者在选购时,准确了解这些信息呢?日前,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启动“首批营养健康指导试点项目”,指导居民如何选择健康食品。而在这些试点项目中,就包括饮料“营养选择”分级标识试点。
江苏各地陆续入春,奶茶销售旺起来。日前,霸王茶姬宣布成为最早一批落地“营养选择”标识的茶饮品牌。消费者在选择不同杯型、温度、糖度的选项后,系统会在右上角实时生成所选产品的具体分级,帮助消费者更好地实现控糖管理,快速做出健康茶饮选择。这样的做法受欢迎吗?
新加坡,一个以其先进的城市管理而闻名的国家,最近针对饮料中的含糖量进行了一项突破性的举措。根据最新的政策,各类饮料将根据其含糖量被分为不同等级,这一举措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公众对健康饮食的意识,尤其是针对那些日常饮用的饮料,它们隐藏的高糖含量让人震惊。
该网友在帖子里称,这是按营养成分和健康程度划分的,“A级的饮品最健康,B级的饮品较为健康,厂家可自愿标注;C级饮料不健康,D级饮料最不健康,厂家必须标注,这就相当于厂家告诉消费者‘我们的这款饮料不健康,你最好别买’”。
如果吃到很甜的水果,你会不会觉得它含糖量很高?对此,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医师曾青山解释说,虽然一般情况下,甜的水果含糖量较高,不太甜的水果含糖量较少,但这也不是绝对的。比如西瓜吃起来挺甜,含糖量仅为5.8%,猕猴桃吃起来似乎相对较酸,含糖量却是14.5%。
12月10日,有网友发帖称,在吃QQ糖的时候才发现,原来QQ糖是分等级的,同时这名网友晒出了自己正在吃的QQ糖包装,右上角写有“QQ级Ⅱ”的字样。网友发帖该帖被众多网友转发后,一度登上小红书热搜榜前三,热度达666万。
来源:【三秦都市报】近年来,随着健康理念深入人心,“0糖”“0卡”“0脂肪”的饮品成为深受追捧的新卖点。今年3月,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宣布,正式启动饮料“营养选择”分级标识试点。通过标注等级,综合反映饮料中含有的糖、脂肪等成分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