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财经10月26日讯 “食以水为先,水以净为本”。饮水安全事关民生福祉和群众身体健康,而安全的饮用水水源是居民健康饮水的基础和保障。10月25日,由新华社瞭望智库、赤城县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中国健康饮水课题研讨会暨首届“赤城好水”推介会活动在京召开。
近日,在美岱水厂与西线供水工程管网联通项目建设现场,记者看到,几台大型机械正在碎石开凿,工人们有条不紊地挖掘沟槽、铺设管道。小型引调水工程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这个项目,主干线是沿着110国道沿线一直到二水厂的供水管网。目前,是在沙兵崖这块施工,预计12月底完工。
“突突突……”日前,定边县油房庄乡张洼村村民张海英驾驶着三轮车,前往村里的蓄水池取生活用水。“过去,我们一年四季的生活用水全靠天吃水。自从这个水厂建成后,用水方便多了。”张海英笑着说,“三轮车开到跟前,一会儿水就接满了,水质也不错。
【来源:黄河新闻网晋中频道】黄河新闻网晋中讯 调蓄水池在冬日的阳光下泛着绿色的波光,新改造的自来水管网通往千家万户,将一股股清澈的自来水送往农户家中。“一滴水”映照“大民生”,从“从源头到龙头”,从饮水解困到提质增效。
12月16日,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社会服务部原部长、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创始人、中国健康扶贫工程创始人、健康中国工程管理委员会主任兼秘书长严晓蒸携批复函来到第一健康报道,郑重宣布《关于设立健康中国工程媒体中心的批复》文件。
近日,“新华视点”记者跟随国务院第八次大督查第十五督查组在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秀水镇新光村暗访发现,该村用水设施简陋,水龙头长期闲置成“摆设”,许多村民生活全靠自家屋顶接到的雨水,无任何过滤、净化措施,饮水安全问题亟待解决。
饮用水入户工程是一项惠及群众的民生工程。今年,在巴彦宝拉格苏木党委、政府的积极推动下,通过申请农村牧区公益事业财政奖补项目,查干海日居委会成功实施了饮用水入户工程,项目的完成不仅为社区居民带来了实打实的方便,提供了健康安全的保障,也标志着牧区基础设施建设迈上了新台阶。
近年来,我国在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上取得重大进展。截至2023年底,全国共有农村供水工程563万处,服务农村人口8.7亿人;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0%,规模化供水工程覆盖农村人口比例达60%。这是记者近日从在北京举行的第三届亚洲国际水周成果介绍新闻发布会上得到的消息。发布会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