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 记者 方涛 陈宇浩如果说过去的2023年是文娱生活全面回归之年,那么线下音乐演出市场点燃的激情绝对不容小觑。从各大人气歌手演唱会一票难求,到草莓、迷笛、简单生活等音乐节迅速恢复人气。过去一年,大型演唱会、音乐节销售的火爆有目共睹,成为票房增长的“生力军”。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贺泓源 重庆报道 线下演出市场热潮似乎没有席卷到Livehouse。中国演出业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1-8月,全国演出市场票房收入270.7亿元,已远超2019年全年演出票房200.4亿元。当年上半年,全国营业性演出票房收入167.
走进凉茶铺喝一杯“微醺龟苓膏”,去小酒馆打卡沉浸式戏剧,演唱会后到LiveHouse “续摊”欢唱……夜幕降临,年轻人的“City Drink”火热开场。美团数据显示,今年以来,酒吧订单量同比去年增长90%,LiveHouse订单量翻倍增长。
8月18日,在“第二届中国酒吧创新论坛”上,一位专家分享了一组数据,2022年上半年,行业投资总量下降了55%,其中Club占比达80%,全国娱乐整体下降了60%,但增量市场的出现,让行业的消费力也在不断提升,其中包括:商业Livehouse、微醺酒馆和精酿酒吧。
某部电影、某种色彩、某支歌曲,甚至问候方式、流行语言,都有着将人瞬间代入到某个相应时代的魔力。其中现场音乐表演的重要场所Livehouse,是许多音乐的“生产场地”,是持续更新的内容平台,有着深刻的研究意义。
摇摆、碰撞、灯光闪烁,人群跟随音乐的鼓点一起甩着汗水。这是属于Livehouse的热烈与躁动。然而,过去三年里,音乐演出市场在不确定性中“游击”,作为线下小型演出的Livehouse同样未能幸免,2022年有超过三分之一的时间无法营业。眼下,线下演出市场逐步恢复。
来源:环球网 热辣滚烫的美食、鳞次栉比的创意摊位、喧哗热闹的精酿酒馆……华灯初上,都市夜生活正式开启。近年来,“夜经济”已成为拓宽消费场景、丰富大众娱乐、激发市场新动能的重要抓手。“夜经济”的蓬勃发展,更用烟火气与人情味,展现着一个城市的底气与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