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标志物水平受多种因素影响,升高并非癌症的唯一或直接诊断依据。肿瘤标志物在体检中主要用于筛查和提示风险,其异常提示进一步检查的必要性,而非直接诊断。医生通常会结合患者的症状、家族史以及影像学检查(如CT、超声等),必要时进行组织活检,以综合判断是否存在恶性肿瘤。
肿瘤标志物,就像是隐藏在人体里的“侦探”,它能够追踪到癌症的蛛丝马迹。那么,肿瘤标志物升高一定是得癌症了吗?我们怎样理性、正确地看待肿瘤标志物异常?在医学专家眼中,肿瘤标志物的数值对疾病的诊断、评估有哪些重要作用?日常体检中,哪些常用的肿瘤标志物值得定期筛查?
每次体检都是大型考验心态现场,一旦报告中发现了肿瘤标记物升高,相信很多人都会立马心跳加速。不过,先别急着紧张,医生表示,发现肿瘤标记物异常时,最推荐你这样做:首先,不可大意也不必恐慌。最重要的是,应及时就诊完善检查,医生全面检查后可确诊或排除。其实,以上几种认知都是不对的。
大小新闻客户端8月23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徐峰 通讯员 刘军)肿瘤标志物是细胞在血液里面释放的一种遗传物质,与肿瘤的发生发展以及治疗效果有一定相关性,目前可检测的有数十种,烟台市中医医院专家表示,肿瘤标志物检测不可忽视,出现异常需谨慎。
导语:现如今大家都非常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所以有些人,可能每年都会去医院进行一次身体检查。而体检的时候,有一项检查叫做“肿瘤标志物”,我在门诊时,常常会有一些患者,拿着“肿瘤标志物”异常的体检报告,询问自己有没有患癌。
小王三十岁左右,单位体检发现“NSE比正常值高出20多”,一查NSE指标升高可能与恶性肿瘤相关,从此不淡定了,连续失眠好多天,“熊猫眼”都熬出来了……肿瘤标志物——让癌症早发现近年来,随着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平均寿命延长,听到有人患癌的频率越来越高。
正常值 0 ~ 8.1 ng/mL,在原发性肝癌中特异性很高,阳性率达70%。在排除活动性肝病、生殖腺胚胎瘤和妊娠情况下,血清定量测定 AFP > 400 ng/mL 持续四周,或是 > 200 ng/mL 持续八周,可诊断为原发性肝癌。
央广网北京4月20日消息(记者 雷妍)体检结束后拿到体检报告单,哪一项结果最令你感觉到莫名的恐慌?是不是肿瘤标志物?尤其看到向上的箭头,心里更是咯噔一下。肿瘤标志物升高,一定是恶性肿瘤吗?肿瘤标志物正常,可以排除患恶性肿瘤的风险吗?北京老年医院检验科医生王慧芳、翁绳凤解读。
专家提示,在癌症筛查中,肿瘤标志物升高不意味着一定存在肿瘤,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检查判断。北京协和医院肿瘤内科主治医师张智旸介绍,肿瘤标志物指特征性存在于恶性肿瘤细胞或由肿瘤细胞代谢产生的物质,以及宿主对肿瘤的刺激反应而产生的物质,包括糖酵解产物、核酸分解产物、某些细胞骨架蛋白成分等。
作为癌症的一项重要的筛查指标,肿瘤标志物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也被加入样目繁多的体检套餐中。门诊常会遇到患者拿着体检报告前来咨询,“医生,我体检发现肿瘤标志物升高,我是得癌症了吗?”实际上,肿瘤标志物并不像它的名字那样,“异常≠癌症”,它的意义比大家想象的要复杂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