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介绍的是上海中山医院心内科高级专家。上海中山医院心内科全国排行第2。个人简介:现任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国家放射与治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上海心血管病临床医学中心副主任,心内科副主任,冠心病亚专科负责人,上海放射与治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负责人。
02-29 15:42。看病过程:医生疑似有黑矇,门诊当日移交其助手医生安排入院检查,在未详细了解老人基础病情并深度检查的情况下,仅向老人提出手术方案,老人未能了解前中后风险和影响,让老人自己签字做心脏起搏器手术,术后第二天就让老人出院。
中山医院,复旦大学附属综合性教学医院,全称是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科室专家名单:1.舒先红 主任医师 二级教授 博导 担任心脏超声诊断科主任,是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三八红旗手、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擅长心血管疾病诊治和超声心动图诊断。
来源:【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受访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心血管科主任医师 周 鹍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临床博士后 张倍健 □副主任医师 赵 刚本报记者 张健“30岁的年龄,60岁的心脏”这并非年轻人的自嘲,而是真有不少人年纪轻轻心脏就不行了。
来源:【医师报】他汀药物的问世开启了心血管病患者血脂防治的新纪元,但临床中发现,很多患者单用他汀无法将血脂降至目标值,即便他汀用量翻倍也无济于事。面对我国心血管疾病负担不断上升的趋势,血脂管理刻不容缓。
来源:【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受访专家: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 陆 浩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肿瘤内科副主任医师 庄荣源,本报记者 牛雨蕾心血管病和癌症居于全球居民死因的前两位,占全球所有死亡病例的70%。
中新网上海6月29日电(记者 陈静)近百位海内外心血管病领域的顶尖专家学者29日齐聚黄浦江畔,集体打起太极拳。第十八届东方心脏病学会议(OCC2024)和世界心脏病学大会(WCC2024)同期在上海举行。
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都有哪些?为什么心衰被称为“心血管病最后的战场”?近年来,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国人健康的“头号杀手”,降低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是“健康中国2030”的重要目标之一。日前,健面谈特邀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周京敏教授跟大家一起云谈“心”。
来源:【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生命时报》第1863期报纸头版受访专家: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 刘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 陆浩本报记者 田雨汀中国有句古话“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句话放在健康管理上也有意义。
我国心血管疾病患者数量高达3.3亿,糖尿病患者达到1.41亿。以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为代表的三高不仅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风险因素,还常常合并出现,29%以上的患者存在三高中两项及以上危险因素并存现象,导致心血管事件发生和死亡的风险成倍增加。
近年来,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影响国人健康的“头号杀手”,降低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是“健康中国2030”的重要目标之一。在我们身边,频频有同事、朋友体检中被查出心衰、高血压等疾病,甚至在近年来,青年人群发生心源性猝死的新闻也屡见不鲜。到底该怎么预防和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