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单。长沙有多个非遗项目上榜!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经相关地方、部门按程序推荐,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审和公示无异议,现将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予以公布。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9月14日讯(通讯员 龙耀华 全媒体记者 郑湘平)佳节又将至,明月照山河。14日,橘子洲头长沙非遗馆门口一个直径达3米的巨大月亮造型、取名“写给月亮的诗”的艺术装置吸引了众多游客拍照打卡。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9月25日讯(全媒体记者 郑湘平)今日下午,长沙市旅发大会非遗展示活动在油脂厂·1936举行。现场的湘绣、面塑、活字印刷等长沙非遗项目的展示,吸引了众多游客市民,一些刚从地铁站(灵官渡)出来的市民也被现场欢快的花鼓戏拉住了脚步,循着声音围了过来。
8月4日,由长沙市政府主办、长沙市文化旅游广电局承办的“一路黔行,湘约长沙”——2024长沙文化旅游推介会在贵州省会贵阳市举办。此次活动旨在展示长沙丰富的文化和旅游资源,并促进两地之间的文化旅游交流与合作。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8月16日讯(通讯员 宋林 全媒体记者 郑湘平)用黄花梨、红酸枝、紫檀、楠木等名贵木材制作的罗汉床、架子床、香几、官帽椅、条案、平头案,各式家具,琳琅满目。8月16日,长沙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家具制作技艺(榫卯结构小木作技艺)专业性分馆正式对外开放。
来源:【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肖 霄一片棕榈叶,经过撕、拉、绕、穿、扎等手法,变成一只蚱蜢、蜻蜓,或是一朵玫瑰花。这是长沙棕叶编(也称棕编),用南方特有的棕榈树叶为原料进行编织的传统民间工艺,被列入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来源:【华声在线】“同一词句可以用不同的腔表达不同的情绪。”国家级非遗长沙弹词传承人王志敏介绍道,长沙弹词是用长沙官话演唱的一种曲艺形式,有九板八腔。随着时代进步,长沙弹词的每一代传承人都做了不同的尝试。
长沙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拥有湘绣、湘剧、浏阳花炮、菊花石雕、长沙窑铜官陶瓷、长沙弹词、长沙棕叶编等百余个非遗项目,在传承、发展方面做出了许多积极探索,要进一步创新形式、提升质量、与时共进,在非遗文物文化的活态传承与升级等方面做出更多贡献。
长沙晚报1月14日讯(全媒体记者 胡兆红 宁莎鸥)“浏阳豆豉传统制作技艺、浏阳木活字印刷术、丁字湾麻石雕刻、浏阳蒸菜传统制作技艺……”近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长沙18个项目入选,长沙非遗家族再添重量级成员。
来源:【湖南日报】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10月1日讯(记者 胡雪怡 通讯员 宋林)10月1日,长沙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以“装点锦绣图”“编织五彩梦”“绘就家国情”三大主题为切入点,举办多个非遗项目体验及展演活动,邀请广大市民游客共享文旅盛宴。“中国结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寓意。
长沙晚报6月24日讯(全媒体记者 宁莎鸥 尹玮)七十二奇峰,绘锦绣潇湘;八百里洞庭,品韵味湖南。24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文化节目《非遗里的中国·湖南篇》在CCTV-1晚八点档播出,节目走进湖南郴州,展现了湖南旖旎多彩的非遗项目。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2月10日讯(全媒体记者 王斌 通讯员 刘江帆)舞龙舞狮、变脸喷火、花鼓戏、皮影戏……2月9日至10日,春寒未退,但长沙县㮾梨街道陶公庙广场上已是一片红火欢腾,2025长沙陶公庙会(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此举办。长沙陶公庙会已传承1500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