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9月22日消息(总台中国之声记者钱成)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提到吃海鲜,大家首先会想到沿海城市,似乎只有在海边才能吃到最新鲜的海鲜。但近期,新疆、宁夏、甘肃等内陆地区陆续迎来了大白虾、青蟹等海鲜大丰收。很多人会有疑惑,内陆没有海,如何养“海鲜”?
央视网消息:说起海鲜,许多人会想到这是沿海城市的特产。实际上,在我国一些内陆城市已经开始海鲜养殖,这种陆养方式缩短了海鲜游上餐桌的时间,让海鲜更新鲜。这几天,武汉市东西湖区的一家水产养殖基地每天都有约500斤南美白对虾出水上市。
中新社海南文昌10月12日电 题:中国“陆地海鲜”兴起 养殖方式“以鱼为本”中新社记者 王晓斌想象一下,你正在品尝一顿海鲜大餐:虾肉弹牙、鱼肉鲜嫩、螺肉清甜……你也许会赞叹这是大海的馈赠,但事实上有些海鲜可能从未见过海洋。
央广网北京9月13日消息(记者韩萌)海鲜一定产自海里吗?随着设施渔业的发展,海鲜养殖也不再是沿海城市的专利。近日,首批来自重庆大足的南美白对虾上市,基地通过培育类似海洋的封闭生态系统,实现海虾的工厂化、规模化养殖,让本地人吃上了土生土长的新鲜海鲜。
鱼儿膘肥体壮,蔬菜青翠欲滴!在中农富通科技园鱼菜共生养殖棚内,利用园区专研养殖技术养殖的清江鱼即将上市,负责该项研究的陈燕红正在记录着清江鱼的长势情况……距离核污染水排海(8月24日)已经过去十几天了,大家对于水产品的担忧加剧。
中新网新疆新闻8月29日电(周静静 钟丽萍)秋天到、收获忙,鱼鲜美、虾儿肥,吉木萨尔县北庭镇水产品也进入到繁忙的捕捞季节。8月25日,走进北庭镇兆祥专业养殖合作社,笔者看到座座鱼塘、南美白对虾池连畦成片,鲜活的鱼类、虾在渔网中跳跃翻滚,溅起层层水花,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象。
提到海鲜,很多人都会想到沿海城市,似乎只有在海边才能吃到最新鲜的海鲜。随着技术的逐步发展,内陆地区生产的海鲜已渐渐走入寻常百姓家。最近,内陆多地海鲜陆续丰收的消息火爆出圈,“海鲜陆养”技术难点在哪?市场前景如何?近日记者采访了养殖企业和业内专家。
原标题:在“离海最远的地方”养殖南美海鲜◎本报记者 颉满斌 通讯员 张朝军 李伟丽“南美白对虾竟然在甘肃养殖?”“临泽也能产南美白对虾?”说起海鲜,大都被认为是沿海城市的特产。但地处内陆,处于“离海最远的地方”的甘肃临泽,正迎来“海鲜”的丰收季。西北小城,何以养出南美白对虾?
近日,《2023年四川渔业经济统计概况》公布,有一组数据颇为亮眼:当年,全省设施渔业数量达3942个,养殖产量1.84万吨,养殖容量123.53万立方米,分别比上年增长69.26%、31.34%、30.73%。
中新网新疆新闻5月16日电(余思民)近年来,喀什地区作为新疆水产养殖四大主产区之一,大力发展海鲜陆养水产业,推进设施渔业高质量发展。目前,全地区海鲜陆养水产品品种有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澳洲淡水龙虾以及少量虹鳟。
来源:【人民网】2024年宁夏青蟹、斑节对虾、香鱼等“海鲜”产量达到1838吨,水产苗种数量占西北地区比重达42%,成为西北五省水产品种最丰富、单产最高的渔业主产区。目前,宁夏渔业面积50万亩,水产品产量18.5万吨,渔业经济总产值50亿元,从渔农民人均纯收入19610元。
9月5日,国网伊犁伊河供电公司员工在尼勒克县三文鱼养殖基地开展用电检查。李敏康 摄中新网新疆新闻9月19日电(张晓宇 路娟娟) 连日来,新疆“海鲜”喜获丰收,产自天山南北的“虾兵蟹将”远销内地和国际市场的消息引发社会热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