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日期:2015-12-15 点击:68 近日,惠城区中小学合唱教学趣味多声部发声练习现场比赛在惠南学校举行。市教育局体卫艺科副科长刘苗、市教育科学院音乐教研室主任郑学智、市第一中学谭京老师、区教育局艺体办人员,以及中小学部分音乐老师参加活动。
为丰富社区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满足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12月4日上午,滕州龙泉街道樱花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樱心乐园”合唱团开展公益合唱训练活动。活动中,指导老师首先详细讲解了歌唱发声练习要求、发声器官的生理部位及其功能,音准、节奏和音量控制等合唱基础技巧。
良好的“合”的意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演唱中始终坚持合唱的演唱方法,放弃自己的个性,与大家的声音相融合,并且,在演唱中呼吸要严格按照气口呼吸和换气,以及培养时刻关注指挥的习惯和意识,严格按照指挥的要求来演唱,投入到指挥的情感中去。
不是只有唱美声、民族唱法才需要练声,练声在流行声乐的学习和提高中意义非凡,不可忽视。其实,我们每个人小时候,在我们还没学会怎么控制脖子,喉咙,声带那些地方的肌肉的时候,我们完全出于本能的情况下,天然就会换声,天然声带闭合就很不错,就会不去乱用力,因为我们那些部分的肌肉还发育不完全,根本就无从用力,发声只能依靠更本能的横膈膜等其他地方的肌肉来用力,就像我们常提到的小孩子哭两个钟头嗓子都不会哑,因为他的声带和喉咙那边没发育好,神经控制不到,只能靠横膈膜靠气压。
第一阶段:未曾出声先练气研究资料表明人在正常情况下,每分钟呼吸16—19次,每次呼吸过程约3、4秒钟,而演唱时,有时一口气要延长十几秒,甚至更长,而且吸气时间短,呼出时间长,必须掌握将气保持在肺部慢慢呼出的要领,所以要先做:“深吸慢呼气息控制延长练习”。
我今年51岁,自学唱歌7年(在全民K歌app唱),纯属喜欢和娱乐,不懂音乐的我想唱就唱,直到这个月单位参加大合唱比赛,请了一位专业唱歌的培训老师来指导我们,我才知道原来唱歌之前也要热身,这次真的学到了!
合唱前进行热身活动,能有效、快速地解决身体僵硬、声带紧、气息不均匀等问题。所以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个合唱热身的视频,进行热身活动对于后续的练习也会事半功倍!放松脖子和下巴在开始我们先用手指给颈部来个按摩接着活动肩膀学习良好的唱歌姿势手指按住头部,以手指为中心点左右转动头。
今年新晋文艺部部长,对129合唱甚是忧心,虽然曾经是合唱团成员,但是钢琴不精,指挥不会,大致能听出来唱的怎样,分声部训练实在不行,学院拨出来的经费又不足以请好的老师,以后一星期一到两次的训练大概自己要挑大梁……,想问问大佬们有什么建议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