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编在临床工作中遇到了这样一件事:患者马某,由于肺部感染入住我科,患者长期卧床,既往有脑出血病史导致吞咽困难,入院第三天患者进食呛咳严重,但患者家属拒绝为患者留置胃管,为了防止病人由于呛咳加重肺部感染,医生让其暂停进食,于第四天经与患者家属沟通,家属同意了为病人置管。
在鼻胃管留置期间,管道堵塞是常见的并发症,据文献报道,国外堵塞发生率为6%-10%,国内发生率为62.9%,堵塞的常见原因是因为食物、药物的凝结或残留,由于管路在体内反折造成的堵塞报道很少,现就一例鼻胃管留置后胃内反折造成管路堵塞的案例进行分享。
在临床中有很多的疾病都伴有不同程度的吞咽功能的受损,如脑卒中、颅脑损伤、鼻咽癌放疗术后、帕金森等疾病,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其吞咽功能没有恢复能到经口进食的标准,这时候就要带着胃管回家,给患者在家里继续完成营养支持,保证患者生存质量。
#头条健康#胃管是在特殊情况下帮助不能吞咽的患者输送必要的水分和食物,以达到患者对营养的基本需求。留置胃管作为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基础护理操作,正确判断胃管位置是置管成功与否的关键。 当教科书中的三种检测方法均无法判断胃管位置时,我们应该怎么办?
神经外科大多是急、危、重患者,不能经口进食,早期进行肠内营养,是救治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有效途径,它能够恢复正常的肠道通透性,提高免疫力,避免肠道功能紊乱。早期肠内营养还能够明显降低死亡率和感染率,改善营养摄取,减少患者的住院费用。重症患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早使用肠内营养。
病例介绍及治疗经过半年前,52岁的温叔因脑梗死4月余,遗留有吞咽功能障碍,留置胃管,于2019年12月底入住我院康复医学科。随后,对其进行吞咽功能评估:右侧面肌无力,舌运动感觉减弱,咽反射未引出,咳嗽反射减弱,洼田饮水试验4级(异常),反复吞唾试验2次 / 30秒(异常)。
伴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人的医疗和护理需求逐年增加,当留置胃管的老年患者在医院治疗一段时间后,常常因为仍然无法自行经口进食需要带胃管回家,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鼻饲管”,通过这条管给患者注入食物,以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