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自身拥有的历史文化积淀,是城市得以永续发展的灵魂,更是城市拥有永恒魅力的关键。保护古城、留住乡城,一个绕不开的问题就是要保障居民在传统民居中享受现代生活的便利。寻找古城保护与民生保障的平衡点,各地近年来进行了许多尝试。接下来,我们来看看福建泰宁的做法。
来源:【中国文物报】幅员辽阔的中华大地上,历史遗存丰富,文物古迹众多,其中绝大部分分布、散落于乡村,从长远看,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文化振兴必不可少,文物资源作为乡村文化的一大亮点,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文化源泉和特有符号,因此,在充分保护文物的前提下,发掘其内蕴的深厚历
扎实做好古村古建保护利用山西省晋城市委书记 王震晋城是文化之城,千年文脉源远流长。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2处,宋金以前木结构建筑58处,有226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特别是沁河流域分布着117座古城堡、15万间明清古建筑。
封面新闻记者 黄晓庆2024年1月22日,四川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开幕。当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迈出实质性步伐”“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时,坐在台下的四川省人大代表、内江市乡村振兴局局长林海亮特意勾画出来,做好标注。
游客在西溪南村枫杨林游赏。张靓秋、周涛涛在丰梧村与村民交流。经张靓秋团队改造后的徽州巷陌公共文化空间。在资源优势并不突出的普通村子,文化赋能乡村该从何入手?在皖南,一批新乡人与当地村干部、村民一道,正在进行一场乡村文化资源发掘、整理、活化利用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