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酮饮食,到“断碳”“碳循环”,再到最近爆火的“某明星减肥法”……夏日来临,随着人们身材管理意识的提升,社交媒体上,“控碳”“控糖”话题热度高涨,各种通过减少或阻断碳水化合物摄入的减肥方式广受追捧。碳水化合物真的是变胖的主要因素吗?碳水化合物摄入量过低是否会对健康产生影响?
人体有三大能源物质:糖类,蛋白质,脂肪,其中糖类作为人体供能的主要来源,当血糖浓度下降时,脑组织可因缺乏能源而使脑细脑功能受损,造成功能障碍,并出现头晕、心悸、出冷汗、甚至昏迷等一些低血糖的症状。从食物效果来分:传统燕麦片 > 快熟麦片 > 纯即食麦片 > 经过调味的即食麦片 > 加糖零食麦片。
九月底,我们发布了一篇文章《碳水含量最高的食物竟然不是米饭而是它,很多人用它代餐》,这篇文章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在其他平台,有一位网友留言说:炸土豆片碳水低又不代表热量低, 而且可乐蛋糕果汁的重点不在碳水而是在直接的糖分吧?
碳水和脂肪,这回有望得以“沉冤昭雪”了!近日,由广州国家实验室傅肃能、新加坡科技研究局韩卫平和中科中山药物创新研究院廖一烈领衔的研究团队,在著名期刊《细胞·代谢》发表了一篇出人意料的研究成果。他们首次证实,脂肪肝的主要营养风险因素,不是碳水化合物或脂肪,而是蛋白质!
近年来,在一些社交媒体上,通过减少或阻断碳水化合物摄入的减肥方式广受追捧。这种被称为“低碳减肥”的办法靠谱吗?碳水化合物在人体分解后会产生葡萄糖,这种人体必需的营养,一旦摄入过量,无法消耗掉的葡萄糖就会转化成脂肪储存在体内。
精致的外表、诱人的色泽还有可口的味道成为了很多人追求的饮食体验但是你肯定想不到的是很多人喜欢吃的白米饭、小蛋糕等都属于精制碳水精制碳水一时吃一时爽长期吃可能会身体不健康!什么是精制碳水化合物?精制碳水化合物是指那些经过工业加工处理,从而失去部分或大部分天然成分的碳水化合物食品。
【更美更健康】作者:王秀强、程蜀琳(分别系上海交通大学运动转化医学中心副研究员、首席科学家)“我这么瘦,怎么会有脂肪肝?”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惊呼。的确,不少体型匀称甚至偏瘦的中青年,却会在临床检查时发现有高血脂甚至脂肪肝。
2023年3月4日是“世界肥胖日”,今年的活动主题为“肥胖防控,是你我们的责任”,强调肥胖防控需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尤其是现在进入春季,春天已经来了,夏天也就不远了,大家的减肥呼声越来越高,当然除了发现大家都不约而同迈开腿的同时,不少人也实施了管住嘴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