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by Liu Xiaomin湘雅路隧道西起湖南湘江新区(岳麓区)岳华路,东至开福区芙蓉路,连接桐梓坡路和湘雅路,线路全长4180米,过江段设计为双管双向六车道公路隧道,设计速度50公里/小时,2019年8月开工建设,2024年7月5日建成通车,是长沙市“十八横十六纵”
从三汊矶大桥出发沿着潇湘北路往北前行约8公里就可以看到一条蓝白相间的“巨龙”横卧江面“钻石型”主塔直冲蓝天蔚为壮观这是长沙市第14条跨湘江的过江通道香炉洲大桥目前主体以及附属工程建设全部完工并完成了成桥检测以及亮化调试等工作进入最后验收阶段香炉洲大桥通车后,将连通腾飞路和园区大道
湖南日报7月5日讯(全媒体记者 孟姣燕 谢璐 通讯员 段林艳 张琪汶)7月4日,长沙市第14条跨湘江的过江通道长沙香炉洲大桥正式通车,进一步加密长沙跨江路网,极大便利湘江两岸市民往返,对湘江两岸联动发展意义重大。
6月底,长沙湘雅路隧道、香炉洲大桥将正式通车,城区届时有14条过江通道跨江发展再提速 两岸齐飞势更足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肖霄滔滔湘江,纵贯南北,一道天然屏障将长沙城区分开,“河东”“河西”成为长沙人常挂嘴边的词。湘雅路隧道。范远志 摄长沙湘雅路隧道、香炉洲大桥计划6月底正式通车。
华声在线3月12日讯(文/视频全媒体见习记者 王翊玮 通讯员 刘福昌 刘甲)3月12日上午9时58分,记者在长沙市开福区湘雅路与湘江中路交叉口右线盾构接收井内看到,随着“星盛号”盾构机破墙而出,湘雅路过江通道工程右线盾构隧道顺利贯通,标志着湖南省在建最大直径盾构隧道实现双洞贯通。
建桥通隧,大长沙“无问西东”|“见证·长沙地标看巨变”专栏14条过江通道推动湘江两岸比翼齐飞,协同融合发展通过湘雅路隧道,市民最快5分钟即可过江。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刘晓敏 摄 编者按75年砥砺奋进,75年阔步前行。新中国成立75年来,长沙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三湘都市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王翊玮 视频 朱帅铭北去的湘江,是长沙的母亲河,它横卧在城市的中央,将长沙分为河东、河西。江水之上大桥形状各异,飞架东西;江水之下,条条隧道四通八达,它们是横卧在江底的“大桥”。
3月12日上午,在长沙市开福区盾构接收井内,“星盛号”盾构机巨大的刀盘破墙而出,湘雅路过江通道工程右线盾构隧道穿越湘江顺利贯通。 湘雅路过江通道工程是长沙市区“十八横十六纵”三十四条主干路之一,位于三一大道与营盘路之间,2019年8月开工建设。
刚刚,长沙第三条过江隧道——湘雅路过江隧道举行了通车仪式。这意味着从今天起,长沙市民过江又多了一个新选择。湘雅路过江隧道桐梓坡路出入口。均为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王志伟 摄项目西起湘江新区岳华路,东至开福区芙蓉路,全长4180米。
红网时刻新闻7月5日讯(记者 王娟娟)历经近5年的建设,今天上午9点,湘雅路过江隧道正式通车。这是湖南省迄今为止直径最大的盾构隧道,也是长沙市第一条双向六车道过江隧道。湘雅路过江隧道是全市“五个十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之一,也是长沙市“十八横十六纵”三十四条主干路之一。
摘 要:过江通道是沟通和联系临江城市两岸的主要途径,基于长沙市城市发展格局、现状、规划城市路网及湘江地质水文特点,围绕中心城区过江通道的识别与发现,通过对沿江控制条件的梳理,从车道规模、线位方案、建设形式、施工工法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比选,分析了通道整体规划设计方案,结果表明:临江城市中心城区地上、地下空间的密集开发及生态保护政策的日趋严格导致过江通道的建设条件越来越复杂,统筹考虑各个控制要素已成为规划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
中新社长沙7月5日电 (记者 唐小晴)长沙湘雅路隧道7月5日建成通车,市民最快只需5分钟过江。这是湖南省目前最大直径盾构隧道,也是目前穿越湘江的最大隧道工程。至此,长沙城区有了14条过江通道。7月5日,项目建设者庆祝长沙湘雅路隧道建成通车。 刘福昌 摄市民李林来观看通车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