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智能手机正常使用基本需要一天一充电,如果出门在外需要长时间导航、拍照,还必须带一块移动电源(充电宝)。如果不慎购买了伪劣充电宝,极易引发起火爆炸,酿成十分严重的后果。因此,国家出台相关规定,对充电宝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以保护使用者安全。
大众网记者 郑一菲 通讯员 沈象钦 淄博报道8月8日,张店区市场监管局到百脑汇对在售的移动电源(充电宝)进行检查,保障移动电源的质量安全。据悉,自2023年8月1日起,市场监管总局对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移动电源实施CCC认证管理,对充电宝的质量安全上了“新保险”。
据江淮晨报报道 充电宝作为电子设备的移动式“能量储存站”,极大地方便了公众。虽然好用,但却存在不少安全隐患。日前,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公告,自2023年8月1日起,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移动电源将实施CCC认证管理。
对于很多人来说,不是杯子、不是纸巾,而是作为手机“加油站”的充电宝。充电宝大多采用锂电池,由于其所具有的化学特性使用了易燃的有机电解液等,存在一定风险,如遇高温、挤压或碰撞,或者使用伪劣产品时,极易引发起火爆炸,从而酿成十分严重的后果。
出门在外手机没电的时候,共享充电宝就成了 " 救急神器 ",然而一些质量不过关的充电宝,也存在着安全隐患。日前,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公告,自 2023 年 8 月 1 日起对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移动电源实施 CCC 认证管理。
对于“电量焦虑者”来说,充电宝必不可少,但有关充电宝起火爆炸的消息却令人惴惴不安。市场监管总局此前发布公告,自2023年8月1日起,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移动电源正式实施CCC认证管理,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购买通过CCC认证的充电宝,可大大降低安全风险。
7月20日,记者从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获悉,该局日前发布公告,自2023年8月1日起对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移动电源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简称CCC认证)管理。自2024年8月1日起,未获得CCC认证证书和标注认证标志的,不得出厂、销售、进口或者在其他经营活动中使用。
最近,充电宝自燃的消息引发关注。短短一周内,上海地铁里就发生两起充电宝自燃事件。更早些时候,部分航班也因为客舱内充电宝自燃,进行了紧急备降。不少消费者由此困惑:充电宝普及率那么高,还能用吗?为什么看似正常的充电宝会自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