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徐玉芹 济南报道首次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首次发现异质结界面高温超导电性……他用一个个重量级科学发现,助力我国量子科学研究跻身世界第一梯队。6月24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薛其坤站上了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领奖台。
“经济1979级,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原党组书记、董事长,宁高宁校友,学号790101……光学1980级,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未来科学大奖获得者、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薛其坤校友,学号:801016……”10月19日,山东大学首届全球校友大会上,
6月24日,新华社消息,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在京揭晓,著名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家李德仁院士和著名物理学家薛其坤院士获得中国科技界崇高荣誉。其中对薛其坤的介绍词是:薛其坤是凝聚态物理领域著名科学家,取得多项引领性的重要科学突破。
2024年6月24日,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在京揭晓,李德仁院士、薛其坤院士获得中国科技界崇高荣誉。图片来源:央视新闻就在八个月前,薛其坤院士获得国际凝聚态物理领域的最高奖巴克利奖,成为70年以来首位中国籍的获奖者。
齐鲁网·闪电新闻6月25日讯 他,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41岁成为中国科学院最年轻的院士之一,49岁提出界面高温超导,50岁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62岁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山东籍科学家薛其坤。
新华社发人物简介薛其坤,1963年生,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院长,粤港澳大湾区量子科学中心主任。薛其坤是凝聚态物理领域著名科学家,取得多项引领性的重要科学突破。
6月24日,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在京揭晓,薛其坤院士获得中国科技界崇高的荣誉。令人瞩目的成就之下,哪些关键词可以概括他的人生经历?“皮实”的山东人薛其坤出生在山东省沂蒙山区的一个小村庄,家里兄弟姐妹比较多。
记者 杨璐出生于1963年12月,不满61岁的薛其坤成为最年轻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戴上了沉甸甸的奖章。6月24日上午,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在北京揭晓。这是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举行后,时隔两年多再次颁发国家科技奖。
6月24日,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在京揭晓,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清华大学教授薛其坤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4日下午,记者连线南方科技大学,校方介绍了薛其坤院士的主要科研成果和担任校长后对南科大的管理工作。
来源:【中国教育报】■致敬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他是凝聚态物理领域的著名科学家,取得了多项引领性的重要科学突破。他率领团队首次实验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在国际上产生重大学术影响;在异质结体系中发现界面增强的高温超导电性,开启了国际高温超导领域的全新研究方向。“一个人能走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