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是中国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在居住较集中的地方建有清真寺,又称礼拜寺。回族主要聚居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在新疆、青海、甘肃、陕西、山西、河北、天津、北京、上海、江苏、云南、河南、山东、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也有不少聚居区。
“回回”一词最早在北宋沈括《梦溪笔谈》和南宋彭人雅《黑鞑事略》中出现。至宋代中阿海外贸易较唐代有很大发展,且商贸多以香药为主,由于中阿商贸的不断发展,大批阿拉伯人也随之进入中国,从而使得伊斯兰文化在中国得以存在和发展,使广州、泉州等沿海城市中出现了穆斯林居民区,他们有自己的社会组织“蕃坊”,贸易区“蕃市”,自己的学校“蕃学”,建立礼拜场所清真寺,在广大汉族的人群环境中,形成了自己的小社会。
“回回人”听起来像是现代人取的昵称,然而这两个叠字最早见于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而回族民间流传的说法是,早期的来华通商贸易的蕃客,一般多在冬季回去,春季再回来,以及唐安史之乱期间大食国援兵助唐王平叛后想念家乡之意。
国家统计局日前在官网发布了《中国人口普查年鉴2020》,其中关于56个民族的数据,颇有分析的价值。人口最多的是汉族,到2020年11月1日普查时,汉族总人口为12.844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为91.11%。
来源:台海网台海网6月14日讯(海峡导报记者康泽辉)6月11日是“中国人口日”。截至2022年末,厦门市常住人口530.8万人。但你知道在这之中有多少少数民族吗?厦门市统计局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公布了厦门市常住人口的民族组成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