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和电动车都是普通老百姓上下班最为便捷的交通工具,但长期以来,各大城市别说限制摩托车,就连电动车都进行了诸多限制。现在新国标的要求电动车的时速不能超过25km,超过了就要看是不是进行了非法改装,交警也会在路上严查。
不知道还有没有人记得,在网约车之前,我国道路上最常见的就是一些骑着摩托车风驰电掣拉客的“摩的司机”,只可惜30多年前一纸“禁摩令”,大街小巷的摩的司机销声匿迹,迎来了网约车蓬勃发展的时机,到了19年,全国已经有100多个城市实施了禁摩令。
在此之后,全国各地也有不少同城市陆续发布了禁止摩托车上牌,禁止摩托车进入市区等管理规定,至于说禁摩的原因也非常简单,有人说是尾气污染,有人说是摩托车太多了导致了交通堵塞,那么现在禁摩十几年已经过去了,全国各大城市的交通拥堵状况和空气污染状况又怎么样呢?
90年代,生活稍微富裕一点就会考虑买一台摩托车,1994年每年的摩托车销量为500万台左右,之后一直上升, 2008年达到了销量巅峰,国内销量超过了2700万台,各地陆续大规模禁摩之后,销量开始走下坡路,2018年这个数字仅剩下了1713.26万辆。
最近,多个城市纷纷宣布解禁摩托车限行措施,信号显而易见,未来摩托车的管理政策可能会有实质性调整。对于广大市民来说,这一消息无疑是个大新闻,尤其是对于依赖摩托车和电动车通勤的群体。这些交通工具长期以来受到严格限制,尤其是摩托车,几乎成为城市管理中的“禁忌”。
近日,随着国内多个城市相继宣布解禁摩托车,一场关于城市交通模式的变革正在悄然展开。西安、廊坊、济南、青_岛等地率先响应,成为解禁摩托车的先行者,为城市交通注入了新的活力。此前 ,由于种种原因,摩托_车在城市中一度受到限制甚至禁止。
就在7月,人民日报发声,讨论放宽禁限摩托车政策促消费的可行性,文中提到有学者提出解除部分城市的禁限摩政策,该学者是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教授李稻葵,他在今年多次呼吁放宽对部分城市的禁摩令,李教授认为,如果放宽禁摩令,将会拉动1万亿的消费潜力,对促进交通旅游都有好处。
现在的生活中,汽车已经不稀罕了,人们普遍觉得汽车体积大,易堵车,停车难,油价贵,所以两轮车反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两轮车当中的电动自行车虽然不要驾照,但速度慢啊,有个急事作用真不大,所以说来说去,还是不得不提到摩托车。